654afdac1b0f6.jpg

图为杨秀青每天巡岛时入户为群众排忧解难。全媒体记者 杨怡玲 摄

  “杨警官,你回来了!”“杨警官,孩子的户口办出来了吗?”……11月6日,市公安局十八列岛海防派出所民警杨秀青前往南日海防派出所参加主题教育“四下基层,以学促干”活动。

  在南日岛坑口码头候船时,他帮着岛民搬货装船,忙前忙后,汗流浃背。一个浪打过来,他的警服湿透了。老船长佘玉水看在眼里,点赞道:“小杨,你还是那个为人民服务的本色!”

  这是杨秀青用行动践行“人民警察为人民”的一道缩影。

  脱下军装换警服,从保家卫国到保一方平安,杨秀青的职业任务变了,但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从四川大凉山到莆田偏远海岛,10年来,他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挥洒在这片热土上,用群众看得见的“警色”铺就平安底色。

  1990年出生的他,在小日岛完成了许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上无人岛巡逻,第一次徒手下海救人,第一次参与抗击台风……每经历一个“第一次”,都带来不一样的蝶变成长。

  10年的坚守,持续推进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在海岛落地生根,他用使命和责任赢得荣誉:曾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记个人嘉奖1次,获评秀屿区“五四青年奖章”等。

  冲锋在前 彰显责任和担当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

  有12年党龄的杨秀青虽是海岛民警,但他却是个“旱鸭子”。几年前,他为了追缉一艘可疑油船,竟然敢跳船。

  那天晚上,他和时任所长张培林在海面巡逻时,发现一艘油船行迹十分可疑。当他们靠近准备登船检查,油船不但没有停下来,反而向相反的方向加速驶离。海上风浪大,再加上追逐状态下船只摇摆不定,很难找到跳帮登船的机会。

  “上!”两人准备一跃登船。这时,张培林由于动作太大失去平衡,差点掉入大海。千钧一发之际,紧随其后的杨秀青冒险将其推到甲板上,自己的头却磕到船舷,血流不止。他顾不得那么多,一股脑跳帮登船,控制住船只。检查后发现,船上全是走私成品油。

  同年,小日村发生了一起房屋倒塌事故。接到群众报警后,杨秀青立即出警。到达现场,他发现伤者被埋在石头、瓦砾之下。没有重型机械,他就与村干部一起发动群众,徒手挖掘救人。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抢救,伤者终于被救出。由于小日岛上医疗条件有限,他一边联系码头渡船,一边徒步2公里用门板将伤者抬至码头,送往南日岛救治。

  这个做事严谨细致、清瘦且有些书生气的民警,关键时刻总是展现出与罪恶较量到底的硬核担当。去年以来,他已累计开展沿海岸线巡逻巡防500余次,为小日岛创建了一个和谐安宁的发展环境。村民们都说:“有杨警官在,我们就安心了。”

  爱民助民 用心服务不缺位

  小日岛属南日群岛,与鳌屿、罗盘、赤山等岛合称“十八列岛”。其距主岛约4公里,面积只有2.2平方公里。岛上共有群众618户,总人口2746人,常住人口约六七百人,大多为留守老人、妇女和小孩,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以近海捕捞及运输为主,是南日镇典型的纯渔业村。

  2013年7月,杨秀青被派至小日岛上的十八列岛海防派出所。长期驻守这样一个偏远海岛,他经历了最初的排斥、抵触,到后来的反思、接受,继而理解、坚持,从内心里喜欢这个职业。如今,作为新岛民,他已鲜少用“艰苦”“克服”这样的字眼。他说:“海岛就是我的家。心中有了忠诚的种子,哪里都是生根的沃土。”他虽腼腆,但熟悉岛上的每一户村民,村里的老人们也拿他当自己的孩子。

  守岛10年,惊心动魄的历险较量是偶发事件,真心实意地为民服务才是工作常态。10月初,南日海防派出所收到一封来自杭州的感谢信和亚运会吉祥物。原来,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一名杭州游客在岛上游玩时不慎丢失了手机。杨秀青接到警情后,及时帮忙寻回手机,并将游客安全送回酒店。

  “抬头不见低头见,和平相处是关键。”上周,两个老邻居因一点琐事吵得不可开交。杨秀青赶忙上前劝架。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好双方思想工作。经过3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最终和解。

  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杨秀青把新时代“海上枫桥”模式作为抓好群众工作的“金钥匙”,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做到服务不缺位、矛盾不出岛、平安不出事。村民施志华由衷感慨道:“杨警官平日里不仅干警察的分内事,还充当村里的户籍代办员、义务法治宣传员、国防教育宣讲员等角色。谁家有困难,只要找他帮忙,他从不推辞。”

  平凡因坚守而不凡,奉献因执着而可贵。10年间,杨秀青从稚气未脱到老练成熟,岛上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他的青春岁月。谁说青春没有重量?办公桌上,那一摞沉甸甸的走访记录本就是最好的见证。

  倾力支持 良好家风同奉献

  杨秀青说,守岛10年,于村民,他无愧;于这身警服,他无憾;于这份使命,他无悔。当然,这份坚守离不开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今年3月,公安部、全国妇联通报表扬了杨秀青母亲丰建美为“全国公安机关爱警母亲”。杨秀青从求学到从军再到从警,丰建美一人挑起家庭重担,刀耕火种、辛勤劳作,长期劳累使她患上重疾。两年前恰逢疫情吃紧阶段,丰建美疾病复发,杨秀青值守岛上卡口无法抽身。为了让儿子安心工作,丰建美隐瞒了病情,并叮嘱儿子:“走出大山不容易,为公家办事要问心无愧。”她用朴实无华的爱,让杨秀青在公安工作道路上一往无前。

  大海倾听着杨秀青的喜怒哀乐。2400多公里的距离,阻隔的不仅仅是山海,还有浓浓的思念。他常常一个人坐在海边思考,是什么力量让他在这方土地上扎根、培土、发芽?他坦言,岛外机会多,为了前程,他该出岛;父母远在四川,为了尽孝,他该出岛;妻儿分隔,为了小家,他该出岛……出岛的理由千万个,守岛人若都这么想,这海岛由谁来守卫?一次次自我追问后,杨秀青还是决定舍小家顾大家,更加坚定维护海岛治安稳定的信念。 

  短评

  让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

  耕海牧渔,踏浪而歌。南日岛及其附属岛虽地处偏远,但村民们守望相助,民风淳朴。这与公安民警在加强基层治理中践行初心使命是分不开的。

  基层治,天下安。派出所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也是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第一线。眼下,主题教育正在海岛如火如荼开展,南日海防派出所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大力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积极推行“睡袋勤务”工作模式,安排一名民警携带一个工作包、一个数据包、一个生活背包“三包”进小岛办公,将窗口前移,从户口登记、证照办理、报警求助处理等涉及日常服务工作入手,先后推出“十分钟工作法”“预约定制服务”等举措,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基层治理关系发展大局,关系长远未来。小日岛的平安与稳定是我市基层治理工作的一个剪影。当前,我市正紧扣2023年“枫桥经验”60周年时间节点,深化拓展“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把主题教育和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努力擦亮“枫桥经验”新名片,开拓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实干实绩推动主题教育在基层走深走实、见行见效。(记者 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