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晚,“书香机关·韵味武平”——“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书分享会在县图书馆二楼如期举行,来自县城管局的读书分享人黄益琴和刘荣兴分别推荐了珍·布里克的著作《一切皆有可能》和余华的《活着》,探讨书中所讲述的生活不会一直“一团糟”,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但同时也应该对这个世界充满遐想和期待……
近年来,武平县持续推进“书香武平”建设,打造“书香机关”“书香企业”“书香校园”“书香社区”“书香家庭”,组织全县各机关、企业、校园、社区、家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大力营造“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全民阅读氛围,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读书氛围日渐浓厚,阅读成效明显提升。
培树品牌 让读书热起来
今年,武平县着力打造“书香机关·韵味武平”全民阅读品牌,按照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组织、统一标识的“四统一”模式,由全县各党委带头承办,各支部协作参与,每周四晚在县图书馆开展读书分享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切实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做好本职、为民服务的能力,也通过党员干部的读书分享来带动全民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此同时,每周二晚上7点半在兴贤坊梁山书院举办“武平故事会”,组织作家、学界名人、文坛长者及见多识广的老人,讲述武平历史故事、客家故事、红色故事等,普及武平历史文化,增加群众见闻。今年以来已举办活动79期,辐射全县开展阅读活动150余期,参与人数达11000余人。
搭建平台 让读书有去处
走进位于武平县公共文化中心的图书馆,市民或借阅书籍,或伏案自习,安静的环境中只听得见“沙沙”的翻书声。
“这里书籍种类丰富,环境优美,尤其晚上也有开放,适合我这种上班族。”县图书馆的“常客”李女士说,每天下班后,她都会到这里阅读2个小时,用知识为自己“充电”。
武平致力打造多元化全民阅读阵地,重装升级县公共文化中心,整合低幼绘本、盲文书籍、亲子阅读、休闲阅读等区域,开放夜间阅读,设立“24小时阅览室”“考研自习室”等,同时引进智能借阅设备,为全民阅读活动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目前,县公共文化中心日均读者1600余人,开放至今入馆人数达13万之多。
在乡村,全民阅读也在持续推进中。武平在规范全县200余家农家书屋运营的基础上,创新业态探索发展公益图书馆,目前已发展到12家。运营良好的当属十方公益图书馆,该馆创新建立“文明积分”管理制度,培育本地志愿者服务队伍,志愿者可通过赚取志愿服务时长来兑换借书次数,广大群众对此举赞不绝口,群众参与阅读的自觉性得到提升。
拓展载体 让读书不止在线下
全民阅读,不止在线下。武平县注重创新读书方式,在县级官微“武平发布”开设阅读专题,让干部群众通过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免费阅读经典文学、历史文化等书籍,目前累计参与阅读人数达5000余人。此外,武平新闻网、微博号等新媒体平台开设专栏集中报道全民阅读相关信息60余篇,“文旅武平”“县图书馆”等各级各部微信公众号配合推送活动推文180余篇,总阅读量达上万人次,“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理念深入人心,崇尚阅读、自觉阅读的氛围日趋浓厚。
“我们将持续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完善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培育和丰富阅读项目品牌,推动全民阅读扩大覆盖、提升品质、增强实效,引导广大群众不断汲取文化养分。”武平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讯员 李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