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畲族乡地处宁化县西南部,位于闽赣两省三市交界处。治平是宁化山之巅、三江水之源,亦是畲族原乡、玉扣纸乡、绿色畲乡。近年来,治平畲族乡始终坚持把做强文旅产业作为壮大经济实力、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以“访畲探源、岽观天下”为主题的畲客农旅小镇,探索出了一条以文兴旅、以旅彰文、以旅强乡、以旅富民的新路子。

畲乡集镇全貌

(治平畲族乡集镇全貌)

一、坚持规划驱动,全面提升乡村文旅发展引领力。坚持在规划中追寻文化,系统谋划找准定位。一是做好全域旅游规划。立足山水自然、人文特点,提出“访畲探源、岽观天下”总体规划,打造全域旅游会客厅、生态文明实践地、民族团结展示窗。二是深化重点区域规划。以鸡公岽汀江源生态观光园为核心,融入研学、写生、摄影、天文等旅游业态,打造文旅融合集聚区、文化创意策源地;按3A级景区标准建设畲客农旅乐园,塑造一批文旅项目及旅游基础设施,赋能文旅产业新优势。三是营造宜居宜游环境。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突出“以红带绿、以绿映红”,重点打造示范带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农耕小品、亲子农场及栈道、民族元素路灯等项目。

9bc5fbd045ceed1ac86124433ba586b

汀江源

(鸡公岽汀江源生态观光园)

二、坚持品牌拉动,全面提升乡村文旅发展影响力。统筹用好自然人文比较优势,精心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形成文旅融合发展格局。一是打响“畲族原乡”品牌。深入挖掘畲族、客家文化,抢救性保护收集畲语、婚丧习俗、服饰、畲医药、饮食等畲族印记,编印出版畲客文化有关书目2本,用活文化研究成果。二是塑造“玉扣纸乡”品牌。以玉扣纸非遗文化传习体验中心为载体,修缮传习所2个,收集造纸文化遗址252个,通过玉扣纸历史文化介绍与手工造纸体验等形式,打造中小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和研学基地,做活竹文化产业,实现一产接二连三。三是唱响“山之巅水之源”品牌。治平为客家母亲河——汀江的正源头,全县最高峰鸡公岽位于治平境内,是宁化的山之巅、三江水之源。近年来,治平畲族乡坚持生态优先,依托山水自然和畲客文化,着力打造鸡公岽汀江源3A级旅游景区。

d787f9e810c82c48bd7bc3f207905ff

(治平手工玉扣纸——纸艺工人正在抄纸)

三、坚持项目带动,全面提升乡村文旅发展承载力。坚持在项目建设中植入文化,传承文化。一是在项目建设中植入畲族文化。逐步建成畲客农旅乐园、畲客文化研学培训基地、刀耕火种畲禾文化园、中医“治未病”示范基地等项目,以建筑、景观、雕塑再现闽粤赣边畲民原始生产生活方式。二是在项目建设中植入“玉扣纸”文化。围绕打造“一条线、一个圈”,在“一条示范带”人居环境整治公路沿线整理旧纸寮200余个,形成玉扣纸文化地图,新建玉扣纸非遗传习体验中心,恢复玉扣纸手工纸寮生产2家,修缮旧纸寮5座,开展造纸文化遗址群申报。三是在项目建设中植入生态文化。在鸡公岽汀江源风景区新建汀江源生态水系、游客接待服务中心等,完善移动信号、观景台、气象观测设施等,打造十里风车、百岭野茶、千亩杜鹃、万顷竹海的宁化最高峰特有生态风光。

纸寮照片

(翠绿竹海中的玉扣纸寮)

四、坚持产业推动,全面提升乡村文旅发展竞争力。因地制宜,壮大文旅产业主体,提升产业规模层次。一是研创“留人”。吸引乡贤投资建设高端生态民宿,建设民宿“望乡小筑”5栋、研学楼1座,培育写生、摄影、康养等基地各1个,用好挂钩帮扶单位资源,争取更多的人员来乡研学、写生、摄影、疗休养等。二是线下“带货”。创建并推广“畲客源”农产品生态区域公用品牌,支持一批农产品申报“三品一标”,推动笋制品进商超。引进竹家具以及竹工艺品开发,提高竹产品附加值。制作玉扣纸、竹制品、畲娃、笋娃、富硒农产品等伴手礼。三是云上“引流”。依托畲乡农特产品展销厅、富硒农产品展示厅、陈公坑手工豆腐皮加工基地,开展直播营销,营造引流导向。持续举办畲族文化商贸旅游节,依托现有景点,吸引大量游客来乡观光旅游,实现“流量”转变为“留量”。

甜玉米

(富硒甜玉米正在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