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平潭,东海之滨上一座陆地面积392平方公里的海岛,于“一张白纸”上描绘“一岛两窗三区”宏伟蓝图,从“新”处着笔、“实”处发力,一项项科技成果推陈出新,一粒粒“制度良种”破土成长,一幅风生水起、蹄疾步稳的改革创新画卷宏阔铺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迈向新发展阶段,平潭正朝着这样的目标,在高水平打造创新高地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一项核心技术

  注入发展新动能

  “绿码,请通行。”如今,在平潭高铁站出站口,旅客刷身份证就能快速实现“人、证、码、温”的四合一验证,随后闸口实时放行,系统同步语音播报。这款“神器”,就是福建平潭瑞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谦智能”)研发推出的防疫利器——“瑞谦电子哨兵”。

  “瑞谦电子哨兵”的研发问世,离不开“3D结构光人脸识别方法”这一核心技术的支持。“这项技术让用户只需在摄像头前被捕捉到面部画面即可完成活体验证,可有效防守照片、手机屏幕等各类道具的攻击。”技术研发参与者、瑞谦智能软件开发工程师林莉莉介绍,目前“瑞谦电子哨兵”被广泛应用于学校、港口等重要场所,为常态化疫情防控贡献科技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林莉莉对此深有感触,“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我将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工作岗位,不断与时俱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以实际行动为建设科技强国奉献青春力量。”

  树高叶茂,系于根深。科技创新一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所在,瑞谦智能亦是如此。目前,瑞谦智能取得的知识产权数量超60件。“依托这些知识产权的创新,公司月销售额突破千万元,营业额比去年增长20%。”瑞谦智能总经理周环说。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后,周环愈发明晰未来发展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的内容,更加坚定了企业的发展信心。”周环说,下一步他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科技创新,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实验区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瑞谦智能科技创新实践是平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缩影。据统计,今年实验区年度新认定11家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认定71家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新认定1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累计认定7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新申报1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认定4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首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新增3家纳统科研机构,全社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5.93%。

  企业依托创新稳步发展的背后,也离不开科技部门的有力支撑。实验区经济发展局科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优化科技政策,精准拟策施策,着力做大科技创新主体规模,招引迁入一批、培育成长一批、复评扎根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创新主体链。

  一份对台快递

  递出外贸新名片

  “台湾消费者在大陆电商平台购买的商品,通过平潭港发往台湾,最快3天就能送达他们手中。从揽收到妥投,我们承诺7日达,和空运承诺时限一样。”华信(平潭)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祥佺自信地说,通过复制空运经验,目前走海运的对台快递中,能承诺7日送达的,只有平潭。

  扎根在平潭的华信(平潭)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涵盖航线运营、跨境物流、两岸冷链物流、邮快件转运、海外仓、海空联运等业务的企业。今年,该公司“双十一”出货与干线物流的时效仍保持全国第一。不管淡旺季,平潭的对台海运出口仍班班爆满,在进口不多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盈利状态。

  谈及原因,陈祥佺表示,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区位优势和自贸区的口岸监管创新举措,是平潭对台跨境物流第一通道的最大竞争优势,让企业航线始终成为客户的首选。此外,平潭跨境电商生态不断向上下游融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电商企业和服务商落地,让运营成本不断得到优化。

  从依靠政策扶持到慢慢成熟壮大形成产业链,背后离不开对台黄金物流通道逐渐形成,这也是电商企业长期首选平潭对台高速物流通道的最大吸引力。“今年‘双十一’我们每天的航班基本能达到两班左右,一周从平潭到台北有14趟船次。去年平潭只有我们一家设仓,目前在岚设仓的商家共13家。”陈祥佺说。

  截至目前,平潭在大陆率先开通至台湾地区北、中、南海上客货运航线,形成陆海空联运物流通道,成为两岸物流集散中心,实现“海运成本,空运速度”和物流“仓到仓”的对台海运特色,为企业压缩物流成本。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我们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对外贸易的利好信息,也让我们对未来平潭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接下来将进一步把平潭的区位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向更多消费者递出平潭的外贸新名片。”陈祥佺说,今年10月,他们还在平潭小迪拜物流园里构建全球中心仓,希望不仅能把对台业务进出保税跨境电商做深做透,而且吸引更多从事跨境电商的台湾青年来平潭创业。

  一项审批制度

  跑出服务新速度

  “信用已经成为一张‘特别通行证’,整个申请过程便捷又高效。”平潭市政开发有限公司经办人陈秋欣喜地说。近日,他在申请建筑产业化基地周边路网项目施工许可证时,感受到了信用带来的便捷。

  原来,企业在申请该项目施工许可证时,土地划拨手续还未办理,不具备办理施工许可证的条件。虽然土地农转用手续已基本完成了,但是土地划拨手续办理程序还需要一定时间。在了解情况后,实验区行政审批局积极帮忙协调。

  “以往办理审批事项所有的材料和条件都需具备,如今实行信任审批后,不用提供重复的材料,也可以容缺办理。”陈秋说。

  “这家企业在我们窗口办理了很多项目,信用还是比较好的。考虑到项目急于开工,我们决定采用信任审批进行办理,企业也承诺在2个月内完善土地划拨手续。”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项目投资审批服务科干事李珍铃说。

  提交承诺函后,仅花了一个小时,陈秋就拿到施工许可证了,该项目顺利启动地面清表工作。

  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项目投资审批服务科副科长陈慈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这离不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化。

  日前,《“信用+审批”跑出改革加速度——平潭综合实验区工程建设项目“承诺制信任审批改革”探索实践》荣获2022年度平潭综合实验区优秀调研成果三等奖。得益于“信用+审批”工作机制,将信用嵌入审批流程,允许企业提交承诺函进行容缺受理、提前审查,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再提速。

  据陈慈介绍,从2015年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他们发现项目审批中申请材料重复率比较高,存在一些互为前置审批环节或者前置审批环节导致耗时较长,或申请材料不齐或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为此实验区创新实施信任审批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陈慈表示,今后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守正创新,踔厉奋发,持续优化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为平潭“一岛两窗三区”建设新篇章贡献一份力量。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从偏远海岛到创新之城,从“艰苦创业”到“创新创业”,今日之平潭,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不断迈进,创新浪潮愈发汹涌澎湃,创新的脚步愈发铿锵有力,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平潭正迎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