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10月17日晚,反映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电视剧《那山那海》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首播。该剧聚焦少数民族——畲族,以生动饱满的叙述风格和生活化的叙事笔触,还原了时间跨度长达40余年的山乡巨变,展现了闽东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伟大成果。电视剧一经播出,便在我市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擘画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10月17日晚,吃过饭,刘成忠就早早坐在电视机前等待《那山那海》播出。“在电视上看到我的家乡,我很高兴也很自豪。”刘成忠是福安市溪尾镇溪邳村村民,他的家乡溪邳村是《那山那海》的取景地,从昔日的贫困渔村到“国家级最美渔村”“全国文明村镇”,到如今作为取景地在央视播出,刘成忠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现在我的家乡越来越美丽,游客慕名而来,村子变得热闹起来,大家做一些海鲜生意,日子越过越红火,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刘成忠说。
蕉城区八都镇洋头村也是《那山那海》的取景地之一。洋头村历史悠久,美丽宜居,近些年依托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和资源禀赋的开发利用驶入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能够在央视宣传我们的家乡,对我们家乡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也将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特色,加快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八都镇洋头村党支部书记吴周林表示。
除了山海双线并行的叙述方式和性格鲜明的人物刻画,剧中还艺术地表现了畲族的文化特征、民族特色、习俗习惯,引起畲族干部群众的共鸣。
雷美凤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歌传承人,也是蕉城区八都镇猴盾村党支部书记,对于剧中的畲族背景她深感亲切,也对畲族村的发展深有体会。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猴盾村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等方面均得到显著提升。日后,我会更加坚定地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精神,带领全村群众,努力打造一个具有闽东特色的‘畲族样板村’。”雷美凤说。
同样对《那山那海》特别关注的还有宁德市畲族歌舞团副团长雷胜辉。雷胜辉长期参与畲族题材的文艺作品创作,深知文艺作品对讲好地方故事、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性。
“好的文艺作品能对社会和群众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也能为地方发展、乡村振兴赋能助力,因此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基层、扎根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讲好宁德故事,为宁德的文化事业发展贡献力量。”雷胜辉说。记者 刘源 通讯员 黄婷婷 黄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