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林地面积2848万亩,森林覆盖率78.88%,森林蓄积量1.91亿立方米。如何“唤醒”莽莽林海,把它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绿色财富?作为全国林改策源地,三明市以“碳票”为抓手,探索有好生态就有好收益、少砍树也能致富的绿色转型发展之路。

将乐县常口村的石碑上,镌刻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林文斌 摄)将乐县常口村的石碑上,镌刻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林文斌 摄

将乐县常口村村民拿到全国首批林业碳票。(陈登达 摄)将乐县常口村村民拿到全国首批林业碳票。(陈登达 摄)

在这里,碳票方兴未艾,小小的票子让人欣喜地看到,空气也是“真金白银”。

2021年5月18日,三明市签发首批林业碳票。“0000001”号的林业碳票,落在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这是全国首张林业碳票,涉及常口村的3197亩生态公益林,经第三方评估测算,监测期碳减排量12723吨。其中,2723吨碳减排量,当天就被福建通海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4.084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买走。

在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耐心解答,让林农享受到周到的“一站式”服务。

碳汇交易增绿添“金”,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在林地经营权流转、林票交易、林业碳票交易等生态价值实现的交易产品上进行有益探索,还将设立林业碳票交易模块,推动林改再出发。

三明市勇蹚林改深水区,实现全市林业碳汇交易金额1912万元,林业碳汇产品交易量和交易金额均为全省第一。

美丽的俞邦村 (市林业局供图)美丽的俞邦村 (市林业局供图)

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农户喜领林业碳票。 (胡 俊 摄)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农户喜领林业碳票。 (胡 俊 摄)

走进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一棵千年古樟伫立村口。它周围砌起的保护墙,就是“空气”换来的。

去年5月18日,三明市首批林业碳票沙县区首单发放和收储签约仪式在这里举行,发放“0000002”号林业碳票,碳减排量1693吨,该张碳票碳减排量被沙县两山生态资源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出资16930元收储。

沙县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助农村资产“活”起来。 (周志鸿 摄)沙县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助农村资产“活”起来。 (周志鸿 摄)

沙县官庄国有林场林业碳票助力金鸡百花电影节实现碳中和。沙县官庄国有林场林业碳票助力金鸡百花电影节实现碳中和。

三明市在全省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为生态检察监督提供法律保障,率先实现“河(湖)长+检察长”协作全覆盖、市县两级“林长+检察长”全覆盖,护航绿色发展。图为三明市执法与司法保护智慧治理中心。(林文斌 摄)

三明市在全省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为生态检察监督提供法律保障,率先实现“河(湖)长+检察长”协作全覆盖、市县两级“林长+检察长”全覆盖,护航绿色发展。图为三明市执法与司法保护智慧治理中心。(林文斌 摄)

巡山护林 (市林业局供图)巡山护林 (市林业局供图)

郁郁葱葱的泰宁国有林场 (市林业局供图)郁郁葱葱的泰宁国有林场 (市林业局供图)

三明市还持续探索林业碳汇多场景应用。2022年4月18日召开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获赠三明林业碳汇(碳票)抵销碳排放,实现碳中和;损害生态环境的被告人通过购买林业碳汇(碳票),实现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替代性修复……碳票在“碳汇+碳中和”“碳汇+生态司法”“碳汇+义务植树”“碳汇+金融”“碳汇+信用积分”等领域尽显其能。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一代又一代三明儿女久久为功,守护和利用好这方青山绿水,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三明贡献。(陈渴 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