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西街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构筑全民健康家园。

涵西街道为网格员配备了34辆网格单元巡逻专用电动车。

记者 蔡玲 通讯员 林亦霞 张晓君 文/图

深入推进“机关+小区”共建工作,发动790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运用“时间银行”平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各小区党支部设立了27个党员先锋岗,组织党员志愿者成立12支党员突击队,400多名党员志愿者“沉在网格”,把身份亮出来、把形象树起来。

从机器轰鸣的车间到塔吊林立的工地,从货品齐全的市场到春意盎然的公园,涵西处处生机勃勃、秩序井然……这样的速度、力度与温度,背后是涵西街道干群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以来,涵江区涵西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为主攻方向,强化高质量党建引领,紧扣市委提出的“党建引领、夯基惠民”专项行动,在“快”“优”“实”上下功夫,在“效”上看高低、见担当、显精神,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推动“近邻党建”由点到面,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升级,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模式得以巩固,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党建引领聚合力

对于涵西街道这一人口基础较大、人员流动性强的片区而言,如何高效凝聚基层防控力量,筑牢疫情防控的基层防线,是确保“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关键问题。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工作。”涵西街道全面深化“近邻党建”,延伸社区治理网格“触角”,综合运用“树起一面稳定信心的旗、号召一群勇当先锋的人、织密一张严防严控的网”三个“一”工作法,积极创建“无疫小区”,构筑起坚固的末端组织疫情防控“屏障”。

街道党工委在切实加强对全街防控力量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和统一保障的同时,进一步激活9个社区党组织活力,深入推进“机关+小区”共建工作,发动了790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运用“时间银行”平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各小区党支部设立了27个党员先锋岗,组织党员志愿者成立12支党员突击队,400多名党员志愿者“沉在网格”,把身份亮出来、把形象树起来,积极参与区域核酸检测、卡口执勤测温等工作,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标准、有步骤、有层次、有温度地广泛创建58个“无疫小区”,构筑全民健康家园,让美好生活归位。

“老林,你今天的微信步数又突破两万了!”这段时间,凯旋天下小区党支部书记兼业委会主任林国涵格外忙。他放下手中的事,组织小区党员志愿者参与值守、在核酸采样现场维持秩序、协助信息采集工作、带头捐赠医用口罩等。在他的带动下,小区居民也纷纷行动起来,邻里互助,尽己所能守护共同家园。

凯旋天下小区所在的苍林社区是涵西街道常住人口最多的社区。社区一直以“党建引领、爱在邻里”为社区治理理念,挖掘出一批有热心、有公益心、有爱心的党员,在各小区组建起小区党支部,凝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等多方力量,推行“114”举措,积极探索科技赋能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构筑了一个严防严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防控体系,为创建“无疫小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无疫有爱,守望相助。在这个幸福街区背后,是一座座坚不可摧的组织堡垒,是一面面熠熠生辉的鲜红党旗。涵西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力表示,街道将持续探索打造“党建引领 多元共治 精准服务”的“近邻党建”模式,以创建“无疫小区”为抓手,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与党员作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守护好社区小区“最后一米”的平安。

用心用情强治理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民心所向,政之所行。

翻开涵西街道的民生账本,住房、道路、社会保障……一个个民生项目生根开花结果,如同雨露滋润心田,群众脸上绽放出美丽的笑容,这是对“夯基惠民”最生动的诠释。

4月5日,记者来到位于塘北片区的黄安片区改造项目建设现场看到,昔日成片的“城中村”老旧住房已消失不见,百余名工人散布在“钢筋森林”中,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加班加点埋头苦干。不久后,这里将崛起一个现代化的住宅小区。

据涵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林国成介绍,黄安片区改造项目涉及总用地面积约2.53万平方米,建设4幢20多层的现代化住宅高楼、1幢变配房及相关配套设施。为推动项目安全优质高效推进,街道进一步促进党建和重点项目建设深度融合,发挥头雁作用,一线调研督导、一线解决问题、一线推动工作。目前,项目提速建设,力争今年10月完成主体封顶,明年10月竣工验收,一幅寄托美好的“安居图”将跃然眼前。

与此同时,“干”字当头的街道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力促安置房回迁。眼下,苍口安置房已有1246套实现回迁,回迁率大幅提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以“红色引擎”带动“服务核心”,涵西街道持续打造“1+6+X”模式,在完善基本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拓展契合新建楼盘、老旧小区、历史文化街区等其他功能,因地制宜建好活动阵地,有效覆盖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依托党建联席会议,发动共建单位下沉服务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推动“党建+”社区邻里中心运行提质。

“我们还通过实施‘5G智慧党建服务小区智能化’‘5G智慧涵西’等项目,引进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应用于社区治理、治安防范、便民服务等,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舒适、智能的工作生活环境。”陈力说,把满足人民群众需求贯穿数字化转型的全过程、各领域,制订实施数字化转型建设方案,助力群众生活智慧温暖、城市治理精细精准、区域发展创新活跃。

街道主动对接海峡北斗导航科技研究院,与福信富通公司探索“北斗+应急”终端应用场景合作模式,在22个封闭小区安装了86个“家联宝”智能管理系统,16个小区配备了全方位摄像公共视频系统、运用1100多块显示屏,安装2000多个智能烟感,实时监测小区易引发火灾场所,切实保障小区消防安全。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智慧小区的智能设备都统一连接到街道“综治+”网格管理中心平台,实现街道对小区的全覆盖、高效率监管,从而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求新求变促发展

涵江自古商贸底蕴丰厚,历史上是闽地四大商贸重镇之一,有“小上海”的美称。地处涵江主城区的涵西街道商铺林立,企业众多,商业氛围浓厚。

福建省红太阳精品有限公司是涵西街道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街道党工委持续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引导企业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开春以来,公司订单饱满,在党员带动下,各车间铆足干劲投入生产,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前不久,一场乐购涵西直播专场在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举行,人气旺盛。直播进行了好物分享,豆浆炒、龙花担赐粉等特色小吃,以及红太阳等品牌企业和萝苜田入驻商户的优特产品,纷纷亮相,以更具烟火气的方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当天2个小时的直播产生浏览量20多万次,销售总额达39.68万元。

涵西街道求新求变,把市场建设作为商贸兴街的重要抓手,提升鉴前街、宫口巷商贸经济活力,以“专业市场”为支撑,优化涵江水产品市场运营,保障批发零售业增长。发挥隆恒商业广场综合体的辐射优势,带动塘北片区实体经济发展。近期,街道将重点以日月星辰广场落地为契机,精心打造特色商圈,提振餐饮娱乐消费,牵引带动周边商贸服务业发展。

党旗所指,便是行动所向。是责任,是担当的声声召唤,让无数党员迎难而上。涵西街道坚持把住“党建之舵”,扬起“领航之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实举措,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