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标体育用品有限责任公司展厅内,董事长陈国珍正在向客户介绍鞋子。

锐马电气制造有限公司内,工人们赶制订单。

记者 林晓玲 通讯员 曾子显 魏漳园 文/图

春光无限,起步开局。城厢区把支柱产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谋划推进,鞋服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食品产业等成为该区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主力军和潜力股,虎年铆足虎劲加油干,做大做强,为“开门稳”“开门红”打下基础。

实干争春早,逐梦新征程,产业也需培育新动能。城厢区把支柱产业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谋划推进,了解产业、熟悉产业、服务产业、抓好产业,运用产业链思维谋划推动产业发展,虎年添虎劲,把产业做大做强,稳步开局。

打造鞋服产业主战场

专利防震、独特爆米花大底、重量极轻、环保用材……在位于华林工业园区的福建树标体育用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展厅内,几百款运动鞋让人眼花缭乱。该公司注重研发和环保,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树立了户外鞋行业标杆。

2月18日,树标公司车间2条生产线上,140多名工人正在紧张生产,复工以来,生产线一直处于满负荷生产的状态。“目前的订单已经排到了5月份,今年预计产量为15-20万双。”公司董事长陈国珍介绍,产品为王的时代,公司将研发放在生产前端,组建10多人的研发团队,不断研发生态环保的新产品。如一款以轻便为卖点的运动鞋,每双重量仅为290克,只有普通运动鞋的一半,不论跑跳或是徒步行走,都极为舒适。今年,公司开始着眼于细分市场,将眼光瞄准室内健身鞋,并筹备开拓线上市场,尝试用直播方式引流,将莆田鞋品牌推向全国。

鞋服产业是城厢区的首位产业,全区现有鞋服及配套企业40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86家,产业主要集中在华林园区、太湖园区和东海镇三地,拥有制鞋、衣服生产线200多条,从业人员3万余人。鞋服产业去年产值245亿元,同比增长15.3%,占全区总产值比重达53.1%。2021年全年创税2.61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税收73%。

新一年,新开端。区工信局局长陈旭清介绍,为确保一季度“开门红”,该区节前出政策,针对鞋服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特点,在省市惠企补助的基础上,叠加出台招工、免费赠送20G流量等12条举措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春节期间,通过走访、慰问、座谈等方式,宣传惠企政策,重点介绍东海鞋服基地等投资项目,目前已有新星、新冠、力合、顺鑫等10家企业拟在今年新增生产线20多条。农历正月初六起,区工信局先后走访了易捷乐、华锦纺织等企业,与人社部门合作,发布招工信息,组织工人招聘会,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同时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促进企业开复工。

目光长远,着眼未来。今年,该区将建立健全鞋服产业链全景图,进行产业链招商活动。率先在全市建立鞋服产业原材料供应库,鼓励辖区39家企业互采互购,进一步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同时,拟出台城厢区龙头企业培优扶强专项行动方案,通过遴选一批引领作用大、生产技术新、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好的骨干企业,培育形成一批主业突出、行业引领能力强的示范企业。

“今年鞋服产业还将加快盘活现有闲置厂房,在标准化厂房、员工公寓重点突破,先试先行。”陈旭清说,将高起点规划建设东海33公顷鞋服科技创业园,引进国内头部鞋企在东海设立集采中心,打造集原料、研发设计、订单、物流配送为一体的产供销供应链模式,建成“城厢名鞋”对外展示品牌的窗口,打造城厢新名片。

发展电子信息主力军

长80厘米、单根4.2千克,却能“四两拨千斤”,测量最大1500千克的重量,通过蓝牙和小程序,将测试结果实时同步到手机上并打印结果,这是锐马(福建)电气制造有限公司新推的产品之一“条条称”。“条条称”充电2个小时,即可使用360个小时左右,因携带和使用方便,广泛应用在快递行业和物流行业。

“从配件到成品,我们的产品一直在创新。”公司董事长林金田介绍,2021年公司产值8925万元,比增90.0%。新春开新局,农历正月初八复工后,2条生产线便开足马力生产,公司还召集16名研发人员,着手研究今年的新产品,将重点研发互联网仪表、物联网传感器和蚂蚁称重,其中,蚂蚁称重将应用在货车运载称重中,成为行业“领头羊”。目前,公司已拥有30多个发明专利,位列全区第一,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国家标准起草单位等称号。

科技为擎,创新不止,锐马电气是城厢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缩影。该区近年来先后招引落户中电科创城、大唐5G、三利谱偏光片、中电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优质项目,已形成5G通信、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三大产业链条,年产值25亿元。同时成立了赛伯乐、5G产业等3支产业基金,总规模达45亿元,助力企业发展。

为实现开好头,起好步,城厢区在电子信息产业用工稳岗、技术改造、开拓市场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资金支持,引导企业满产超产。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今年,城厢区将利用中电科创城核心区44公顷、西许片区40公顷工业用地,以大唐5G微基站生产项目为龙头,培育发展基站设备、光纤传输、光芯片和光模组、基带和射频处理模块、传输网络、机器人等细分行业。在集成电路行业上,将以杰木科技为龙头,发展集成电路装备、设计、封装和测试等产业链,切入移动通信、物联网、汽车电子、智能硬件、智能控制等领域。同时,以三利谱等为龙头,重点发展玻璃基板、偏光片、蚀化学品等配套产业,鼓励开发高端平板显示技术产品和3D显示、激光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产品,力争到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100亿元。

挖掘食品产业潜力股

2月18日下午,位于城厢区南园东路的向阳松鼠门店里,透亮精美的橱窗上,上百款精致的糕点散发出诱人的味道。公司董事长黄秀红在展柜中巡视,不时提出意见。莆田向阳食品有限公司2011年成立,目前拥有4条生产线,现有门店82家,年产量已达1350吨。

食品产业是城厢区的支柱产业之一,食品产业规上企业25家,占全市的26%,2021年产值83亿元,初步形成果蔬加工、水产品加工、饮料加工、肉制品加工、食品烘培等门类齐全的食品产业体系。

民以食为天,如何将食品产业这篇文章写得精彩,黄秀红有自己的方法。“我们不断在产品上进行创新,并对消费者进行细分。”黄秀红说,2021年公司打造了万达广场粉红色网红门店、发展了第一家融合DIY的门店,并且发展了子品牌“酥东坡”,主打“国潮”路线,主营中式糕点。下一步,公司将结合莆仙特色,研发创意伴手礼,将企业做大做强。

小食品,大产业。下一步,该区将重点发展预制中式菜肴、海产品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计划依托太湖工业园引进生物保健食品、生鲜制品、预制菜肴、休闲食品等项目。并依托科技创新的力量,鼓励食品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联合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创新电商模式,探索食品加工产业“细分产业链+互联网+资本”运作模式,力争2025年产值达115亿元。

稳步开局、创新发展、多措扶持,城厢区的鞋服、电子信息、食品等支柱产业发展“快马加鞭”,不负春光,逐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