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号”沉船瓷器捐赠入藏仪式日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195件“泰兴号”沉船古瓷器入藏国博,“丝路使者”中国白再现风采与荣光。

  “泰兴号”是清代中晚期的一艘大型中国对外贸易商船。1822年1月,它从厦门港出发,后沉没于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1999年,英国打捞队伍将其打捞,共出水文物305万余件,并运往德国拍卖。去年11月,泮庐集团董事长郑长来从英国一家公司购入12万件“泰兴号”沉船青花瓷器。

  经专家鉴定,这些瓷器主要来自德化,以青花盘、碗、杯、碟、罐、盖碗等日用瓷为主,有灵芝纹青花盘碗碟、“晨兴半名香”青花盘、梅雀图青花盖碗、圈点纹青花小碗等。郑长来表示,捐赠“泰兴号”沉船瓷器,既是助力海外流失中国文物返乡,也是纪念中国古代先民不畏海路艰辛,依靠智慧和坚韧,开辟出伟大海上丝绸之路的民族精神。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表示,获捐这批瓷器,有助于完善国博水下文物藏品体系,对见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明交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记者 刘益清 通讯员 王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