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首创“医保门诊”:看病问诊 医保解惑“一站清”患者在医保门诊就诊。记者 池远 摄

去外地看病医保能报销吗?特殊病种的报销比例是多少?为什么医保实际报销和想象中不一样?……随着医保与民众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这些问题成为不少市民在就医过程中的心结。当遇到这类疑难时,该问谁、找谁,才能获得专业又靠谱的解答?

近日,记者从福州市医保局获悉,福州在全国创新推出医保门诊服务模式,目前已推动29家定点医疗机构设立医保门诊。患者在这些医院就诊时,可以“边看病 边解惑”,同步享受便捷、专业的医保政策咨询和服务,进一步纵深拓展了“15分钟医保服务圈”的内涵。

不久前,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于山院区,24岁的刘子进(化名)眉头紧锁地来到设于门诊四楼的“医保门诊”窗口。他正等待择日住院进行手术,但另一个疾病的靶向药开具时间也到了,需前往外院门诊开药。

“如果在办理住院前,去外院开了药,会不会影响后续手术的医保报销?”刘子进说。医保门诊工作人员耐心解释,在正式办理住院之前,门诊开药并不影响后续住院报销,“这下可以安心治病了。”他舒了一口气。

在福州,医保门诊不仅是患者的“医保管家”,也正成为医护人员身边的“政策充电站”。晋安区医院的医生们借助医保门诊,厘清了门诊长处方开药、血液透析分级收费等实操疑问;长乐区中医院则将其作为培训课堂,帮助医务人员理解复杂的DRG支付方式改革政策,推动新政策平稳落地。

晋安区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林建康对此深有体会,“对患者来说,医保门诊就像设在医院里的医保服务台,看病时顺道就能咨询政策;对医生而言,它又是随身的政策智库,帮助我们规范诊疗、精准执行医保规则。”

全国首家探索医保门诊的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医保办副主任陈萍萍认为,当前医保改革已进入深化和完善的新时期。她认为,打通政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关键在于让公众和广大医务人员能充分理解、用好政策,唯有破除医保认知藩篱,福利才能惠及于民。

福州市医保局以医保门诊为抓手,推动医保服务走进医院、走近群众,把专业条款转化为医患都能听懂的实用信息。在推广过程中,市医保局通过试点先行、总结经验、全市铺开,并出台配套管理意见,明确医保门诊怎么建、谁来管、服务什么,确保服务规范、可持续。

截至今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晋安区医院、闽侯县总医院等29家定点医疗机构的医保门诊已累计为1万余人次提供政策咨询与医保服务,实现医保业务“就近办”、疑难问题“门口答”。

以“小切口”撬动医保服务“大民生”,福州正通过医保门诊这一创新实践,让医保政策和服务真正融入群众看病就医的现场,成为医患双方可信赖的一道桥梁。(记者 沐方婷 通讯员 谢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