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日天气寒冷,在福州东街口,骑行者穿上厚实的衣物。
强冷空气已抵达榕城,带来“一夜似初冬”的明显降温。为此,记者18日采访气象、应急、海渔等部门,梳理形成“防寒指南”。
今年下半年首场寒潮影响还在继续。18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记者从福州气象部门获悉,强冷空气已于17日过境福州主城区,截至18日17时,永泰、闽侯、鼓岭等地最低气温已跌破10℃,闽清以6.8℃为最低。
福州市气象台值班员段焜瑀介绍,此次强冷空气过程,最低气温出现在19日夜里到20日早晨,城区最低气温6℃~11℃,内陆和北部山区最低气温1℃~4℃,可能出现霜或霜冻。
“福州将迎来今年入秋以来最冷时段。”段焜瑀提醒,市民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添衣保暖,谨防感冒,高海拔山区要预防低温冻害对生活、生产的不利影响。建议市民采用“洋葱穿衣法”——内层选用排汗功能好的衣服,中层选用毛衣、绒衫等保暖性强的衣服,最外层选用防水、防风等材质的衣服。
好消息是,这波冷空气是个“急性子”,预计从20日开始,福州的气温就会踏上缓慢回升之路。
寒冷时节用电激增,福州应急管理部门提醒市民注意用电安全,遵循“五要五不要”原则:“五要”——定期检查线路插座;人走电断,及时关闭取暖设备;取暖设备与可燃物保持一米以上距离;选购国家3C认证电器;加装漏电保护器和烟雾报警器。“五不要”——避免多个大功率电器共用插座;勿拉拽电线插拔插头;勿在取暖设备上覆盖衣物;勿长时间使用大功率电器;勿用湿手触碰电器。
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提示,强冷空气可能对开放式养殖池塘、南美白对虾和大黄鱼养殖等造成不利影响,建议养殖户:大黄鱼养殖降低投饵率,避免换洗网箱等操作;加固网箱、缆绳、锚固系统,防范风浪损害,定期巡视检修;在饵料中添加免疫多糖与维生素,增强养殖生物抗寒抗病能力。(记者 林舒颖 郑瑞洋 通讯员 陈思思 林树勋/文 记者 包华/摄)

在线读刊
微信 
微博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