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2025年前三季度泉州市经济运行情况出炉,全市经济运行稳健,主要指标亮点迭出。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812.31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1%。
渔业结构加快优化
全市渔业产值增长4.7%,其中,远洋捕捞产量增长18.8%,比上半年加快7.4个百分点;海水养殖产量增长7.5%,拉动全市水产品产量增长3.2个百分点。
工业总盘持续稳固
全市九大千亿级产业中,八大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其中,工艺制品增长11.6%,纸业印刷增长12.5%,石油化工增长10.3%。
民企活力积极回升
全市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0.6个百分点;全市民间投资增长6.7%,高于全市投资增幅0.8个百分点;全市民营单位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10.2%,高于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增幅3.8个百分点。
信贷结构日益优化
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907.09亿元,同比增长6.4%,比存款增速高0.6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8.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余额增长30.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增长16.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贷款余额增长20.8%。
现代服务加速培植
全市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对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达48.8%。
1—8月,全市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4.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6.2%。
换新政策接续显效
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93.7%,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59.3%,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增长41.9%,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8.9%,家具类零售额增长10.2%,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政府投资明显带动
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5.6%,拉动全市投资增长5.0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06.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7.5%。
文旅流量因势聚集
前三季度全市旅游总人数8532.33万人次,同比增长11.8%,游客旅游总花费995.89亿元,增长12.6%,水路客运量增长156%。
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59元,同比增长5.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67元,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9元,增长5.7%。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0,比上半年缩小0.09。(通讯员 吴秋明 融媒体记者 林福龙)

 在线读刊
在线读刊 微信
微信					
 微博
微博 手机版
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