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华安县湖林乡石井村千亩梯田披“金甲”。 林国桦 唐小玲 摄

今年10月16日是第45个世界粮食日,活动主题为“手拉手共倡多样性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同步展开,主题是“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

金秋十月,我们从一粒希望的种子出发,全链条解码“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如何稳稳端牢自己的饭碗。

广开粮路谷满仓

国庆假期刚过,浦城县临江镇种粮大户马芳华便忙着调度农机,备战即将到来的再生稻再生季收割忙季。今年8月,他家的3000多亩再生稻首战告捷,头季稻普遍亩产干谷超700公斤。算上再生季收成,实现“吨粮田”目标不在话下。

近年来,福建粮食生产坚持“稳面积”和“提单产”两手抓,持续巩固提升粮食产能。据悉,福建已连续多年实现粮食面积、总产、单产“三增长”。作为近年来大力推广的稻作模式,“一种两收”的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两季亩产最高达到1300公斤。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多地少,粮食自给率仅21%。作为典型的粮食主销区,如何填补每年高达1900万吨的产消缺口?福建的策略是:既要自力更生,挖掘本土产能;又要广开“粮”路,引粮入闽。

国庆中秋消费旺季,“黑土优品”闪耀榕城。北大荒食品集团福州分公司通过举办产品展销等活动,集中推介五常大米、垦川香大米等来自东北黑土地的优质粮油产品。

“荆楚粮油”“辽宁优品”等来自天南地北的好粮油,也都是福建餐桌上的常客。这背后,是产销携手、责任一起扛、饭碗一起端的协同努力。

据悉,2005年起,福建就与部分粮食主产省共同举办粮食产销福建洽谈会,不断拓展引粮入闽渠道。20多年间,广结“粮”缘的福建朋友圈不断扩大,先后与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中的11个建立了政府间产销协作关系,借助粮洽会平台,福建累计从协作省份调入粮食超1亿吨。今年6月举办的第二十一届福建粮洽会,吸引500家全国粮油企业参展,规模为历史之最。

智守粮仓粒粒安

随着秋粮集中上市,各地粮食储备库相继开仓纳粮。

在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建宁直属库,信息专员危明亮在中控室内轻点鼠标,15号粮仓内部场景跃然屏上,温度、湿度等粮情数据一目了然,进粮记录、检验记录、客户信息等出入库情况一览无余,“有了‘智慧大脑’加持,收粮、储粮、管粮,事半功倍”。

建宁直属库是福建新一轮省级粮库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仓容8.09万吨,总投资1.76亿元。充当其“智慧大脑”的,则是当前福建各级粮食储备库的标配——“智慧闽粮”信息系统。

粮安天下,既要产得出、供得稳,更要储得好、备得足。

走进粮仓,满仓满谷带来满满安全感。看政府储备,抢先赶早实施增储扩容,开工新建163万吨粮库仓容;看社会储备,出台措施鼓励引导86家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建立社会责任储备4.8万吨。同时,全省共认定2231家粮食应急保障企业,打造“135应急保障圈”——主城区“1个小时”、周边城市“3个小时”、城市群“5个小时”,体系化快速响应,确保应急甚至极限状态下粮油供应安全。

智慧化赋能,24小时全方位守护每一粒稻谷,让安全感加倍。

视频监控和每个仓廒粮堆内约200个传感器,可实现对粮食温湿度、扦样、质检等41类粮情数据自动采集,生成库存、仓储、质量等6张图表;预警模块,通过对实时粮情和历史数据进行AI分析,可完成对“转圈粮”“以陈顶新”等违规行为,粮食发热、虫害、霉变等异常情况以及安全生产等46种情形进行动态预警……

目前,福建已初步建成粮食购销和储备数字化监管体系,全省163个原粮储备库、276个应急成品粮油代储点全部接入“智慧闽粮”监管平台,实现全覆盖、全流程、穿透式监管。

严控粮损庆余年

近日,2025年全省水稻机收减损大比武在建瓯市举行。来自8个设区市的24名农机手代表驾驶收割机纵横驰骋,裁判组从水稻损失率、割茬高度、作业效率、漏割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保障粮食安全,既要种好稳产增产“有形良田”,更要耕好节粮减损“无形良田”。这块“无形良田”,在沃野田畴,在加工车间,在仓廪府库,在运输途中,也在百姓餐桌。福建坚持全链条发力,从粮食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消费等各环节入手,减少粮食损失浪费,推动全社会形成爱粮节粮、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

“全国粮食企业每年因稻谷储藏过程中陈化变质、仓储害虫以及霉变影响,产生的损失约占总储存量的5%。”在今年福建粮洽会上,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涂诗航带来了该所育成的优质稻新品种“福香占”。得益于其与生俱来的耐储藏基因,“福香占”即便历经3年储存,也能拥有媲美新粮的品质。目前,“福香占”已在龙岩等地广泛种植。

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长乐直属库则以科技兴储,稳定粮食品质。“福建地处高温高湿储粮生态区,因此,防虫与控温,是粮食储备的关键环节。”长乐直属库负责人郑颂说,为有效应对虫害,该储备库在全省率先推广食品级惰性粉气溶胶防虫杀虫技术,“与传统药物熏蒸不同,惰性粉颗粒进入害虫关节,磨损节间膜,虫体严重失水,由此实现物理杀虫。同时,惰性粉主要成分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如今,综合控温准低温储粮、惰性粉防虫应用、充氮气调储粮等绿色储粮新技术,已在全省粮库广泛应用,为节粮减损提供了全套解决方案。与此同时,福建节粮减损“黑科技”也在不断上新:粮食无人自动化验系统,一键生成谷物“体检报告”;AI无线测虫科技,实时监测粮堆虫害动态变化……作为粮油科技展示与对接的重要平台,一批批前沿成果在福建粮洽会首发亮相,并走向行业推广。(记者 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