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竞发迎开渔。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福建考察,提出重要要求,为福建海洋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注入强大动力。一年来,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始终牢记殷切嘱托,奋勇争先、真抓实干,立足海的优势,创造性做好“海”的文章,奋力推动“海上福建”建设,努力交出一份满意的“蓝色答卷”,以实干实效回报总书记的关心厚爱。


党建领航 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增添新动能

把“蓝色信念”深植每个党员干部心中。省海洋与渔业局坚持“第一议题”制度,第一时间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重点工作任务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再落实,通过举办“海纳百川”大讲堂、组织“海洋青年奋勇争先走前列”大讨论等形式,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一年来,强化党建引领,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奋进力量,推动特色党建优势持续转化为海洋发展优势。立足独特优势,循迹溯源建成“经略海洋、向海图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福建实践主题展,促进全省上下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氛围持续升温,凝心聚力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激励担当作为,在省直机关率先出台既显“温度”又显“力度”的《激励干部奋勇争先、担当作为“正向激励+反向约束”机制》,明确21项正向激励清单与26项反向约束清单,一体贯通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同时,通过“争当机关强企先锋”主题实践活动、“三争”行动大比武、党员领导干部开放式述职会等载体,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推动干部思想、状态、作风系统重塑。

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赴东山澳角村开展现场教学,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分析会与警示教育大会,一体推进“学查改”。牢固树立造福于民的政绩观,一体推进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引领保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全省系统上下牢固树立现代海洋经济意识,凝心聚力、逐梦深蓝,进一步强化海洋强省建设首责部门担当,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持续创造全国领先优势,成为全省经济发展重要增长引擎。

谋划增量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争取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支持,推动出台《支持“海上福建”建设打造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地的若干措施》,2025年获中央财政(渔业发展)资金位列全国第三,大黄鱼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国渔业绿色循环试点等重点项目相继落地。加快编制“十五五”规划,同步谋划海洋强省建设中长期发展战略,持续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布局。

2024年福建海洋经济交出亮眼“成绩单”: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超1.25万亿元,水产品总产量924.7万吨,均居全国第三位。海水养殖产量、水产品出口额、人均水产品占有量全国第一。2025年上半年,海洋经济关键指标保持领先优势,全省蓝色经济发展动能强劲。

科技赋能 海洋产业更新迈出新步伐

创新是福建的天然基因。“科技创新是推进海洋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要紧紧扭住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关键。”省海洋与渔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颜志煌表示。一年来,聚焦解决制约海洋科技创新短板弱项,推出新型海洋科创联合体效能提升“洪流计划”,重构海洋科研组织模式,强化涉海高校及科研院所创新协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向新而行,以高能级平台与重大项目为抓手,福建海洋科技创新正在迸发出澎湃动力。鹭江创新实验室、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等平台加速崛起,成为集聚高端人才与技术的“强磁场”。在全国率先实施海洋渔业“八个专项行动计划”,深入开展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场项目对接活动,加快集聚、催生突破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布海洋科技成果516项、技术需求134项,吸引24个院士团队来闽合作,总投资超560亿元的303个海洋重点项目成功签约。通过搭建强企惠渔资金项目申报平台、推动在闽48家金融机构推出海洋金融产品,实施涉海上市后备企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为海洋科技创新提供全链条资金支持。

一年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大示范区“双核引领”,传统渔业“焕新升级”,新兴业态“拔节生长”,具有福建特色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速提升,推动海洋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坚持福州、厦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优先发展带动全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省部共建协调机制促进作用,建立省市海洋主管部门联合会商机制,推动福州、厦门形成各有侧重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2024年,两市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总量近50%,海洋经济增加值、海洋科技贡献率等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蓝色粮仓”焕发新活力。向新,推动制定海洋种业创新图谱,海洋种业规模居全国首位;向深,投建25台套深远海养殖装备、深水大网箱超6000口,3000多片海上牧场变身“浪花下的希望田野”,深远海养殖总体规模全国第一;向远,全国最大1.6万吨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首航南极生产;向优,全球首座“风光渔”漂浮式海上融合平台“开渔”,实现“养殖+能源+科技”多元融合。

特色优势养殖品种超千亿产业链行动计划成效明显,水产精深加工标准化园区建设如火如荼,打造“福渔优品”品牌矩阵,让福建水产品实现从“养得好”向“卖得好”“品牌响”的跨越。

前瞻布局海洋未来产业,更好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数字化全面赋能,首倡建设一体化大融合“海上福建”总平台,强化“空天陆海潜”五域融合应用,打造全省海洋发展决策总中枢、海洋生态保护总协同、海洋应急指挥总调度、海洋数智应用总集成,引领全省海洋资源管理保护开发向数智化转型升级。率先破题零碳智慧岛规划建设,推动打造海岛链与海洋能源链、创新链、产业链、生活链“五链”深度融合的零碳智慧岛屿发展福建模式。

大黄鱼新品系、深远海养殖装备、电动渔船研发推广、海洋生物制品等先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速。建成全球最大的深海生物基因库和全国最大的药源生物种质资源库,建成厦门海沧生物医药港、诏安金都海洋生物产业园、石狮市海洋生物科技园等一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硫酸氨糖、辅酶Q10、微藻DHA牢牢占据全球行业领先优势。

安全为本 海洋综合治理展现新作为

一年来,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治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工作首位。

加强海洋与渔业执法队伍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正规化建设,统筹抓好渔业安全生产、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海上综合执法,执法能力不断提升。深化“五海一边”执法协作,深入开展“一查两严管”“清港查船”等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海洋伏季休渔和闽江禁渔制度,加强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深远海养殖等新兴用海领域日常执法监管,海上安全生产事故险情同比大幅降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和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在全国率先开展海上船舶安全专项整治,实现1.2万艘在册渔船和10.7万余艘乡镇船舶“监管全周期、治理全闭环”。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保障“舌尖上的安全”,2024年水产品质量安全产地抽检合格率达99.8%。

建成一体化区域性海洋立体实时观测网,智能网格预报水平全国领先,深化海洋气象融合发展,为渔民群众提供高质量预报预警信息。组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应急指挥中心,推进沿海7个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38个县(市、区)应急指挥中心标准化建设,构建高效响应的海洋渔业应急指挥体系。同时,在全国率先开展台风指数、赤潮指数、大黄鱼价格指数等保险。“十四五”以来,全省渔业互保签单保费23亿元,提供风险保障4944.31亿元,兜牢渔业安全生产底线。

“靠海吃海”需要“养海护海”。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海洋发展,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让海更蓝、岸更绿、滩更净、湾更美。

系统治理打出“组合拳”。今年省海洋与渔业局牵头首次发布《福建省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为海洋生态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进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累计改造传统网箱100多万口、筏式设施70多万亩,为近岸海域腾出更多生态空间;推广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发展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制定大黄鱼等11个主导品种养殖密度标准规范,守护海洋生态平衡。

源源不断的生态红利惠及民生。2025年我省承办全国水生生物同步增殖放流主场活动,全省同步放流各类鱼苗超13.9亿单位。“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增殖放流各类水生生物数量超300亿单位,全省海洋生物资源总量与多样性明显提升。

创新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让碧海银滩转化为金山银山。全省海洋碳汇试点示范走在全国前列,交易份额占全国市场一半以上。目前,正在全面推进全域海岸线“美丽渔村”建设,实现生态保护与渔区振兴、渔民共富的有机统一。

以海为媒 海洋开放合作构建新格局

以海洋为纽带,深化全球合作。一年来,进一步激活“向海开放基因”,擦亮“一带一路”海洋合作新名片,拓展“蓝色朋友圈”。扎实推进“两国双园”项目建设,与马尔代夫、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开展海洋产业对接。

“走出去”步履不停,福建远洋渔业40周年再出发,规模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链条延伸,远洋作业覆盖三大洋和南极公海,年产量保持在52万吨以上,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列,培育壮大宏龙、宏东、正冠等远洋渔业企业,投资兴建我国境外投资规模最大的远洋渔业综合基地,福州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一期)通关运行。“引进来”力度加大,引进大竹荚鱼、金枪鱼全人工繁育等先进技术,提升本地高品质鱼类养殖水平。

2025年,国际渔业科技与创新大会首次落地福建,吸引全球16个国家10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谋划建设国际海洋与渔业交流合作中心,用好世界航海装备大会、福州国际渔博会、厦门国际海洋周等重要展会平台,“磁吸”全球高端创新资源要素。累计签约项目200余项、总投资超2000亿元。

闽台融合不断深化,首届闽台渔业合作论坛成功举办,海峡两岸海洋经济促进会获批,闽台融合科技攻关项目加速落地,越来越多台湾“首来族”来闽参与“人工智能+海洋”创新创业,促进两岸海洋产业协同发展。

潮起东南,向海而兴。站在新的起点,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将牢记嘱托,奋勇争先、接续奋斗,合力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海上福建”,努力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吴云汉 吴开钏)

美丽渔村澳角村

全球首个用废弃牡蛎壳研发的骨填充材料

加工出口大黄鱼。

石狮祥芝国家中心渔港

“空天陆海潜”一体化大融合“海上福建”总平台

全国最大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首航南极生产。

海洋综合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