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尾镇打造“柚相邻”示范片区,推动抱团合作,做优文旦柚产业,探索共同富裕路径。图为果园文旦柚丰收采摘忙。全媒体记者 蔡昊 摄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殷切希望福建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

  一年来,莆田牢记嘱托,以“片区联建”破题、以“城乡焕新”落笔,着力打造区域协调、山海共富的鲜活样板。市委八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莆田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奋勇争先推动共同富裕的实施意见》,就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作出部署。

  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承办2024年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福州都市圈(莆田)联席会议,推动签订14份协同发展协议;岛岸一体发展翻开新篇,谋划构建仙游县“三片开花、三极联动”发展格局;60个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片区建设扎实推进;连通城乡的八二一街南伸工程永嘉街二期、湖滨南路实现通车……一幅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新画卷在莆阳大地徐徐展开。

  片区联建

  打造共同富裕“莆田范式”

  昨日,记者来到荔城区西天尾镇北大村,只见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两岸绿树成荫,与周边的吴江村及拱辰街道七步村等共同构成了灵动的乡村图景。国庆中秋期间,这里成为热门打卡地。

  北大、吴江、后黄、七步、东阳等5个村居之间地域相邻,水系相连,特色鲜明。破解地域壁垒,莆田探索“片区化”跨村联建模式。2024年11月,北洋荔林水乡片区党委成立。“作为功能型党组织,我们建立常态化议事机制,统一进行村庄规划,促进片区融合发展。着眼互联互通,科学安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保护、村庄民居和公共服务等发展布局。”片区党委书记周文清说。如今,串联5个村居的“水上巴士”等项目已开通,带动沿线村民增收,昔日“各美其美”的村落,实现了“美美与共”的蝶变。

  这样的“片区联建”模式,正在莆阳大地铺展。沿着木兰溪上下游,7个主题鲜明的乡村振兴重点片区已初见成效;今年,60个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片区建设有序推进,辐射带动木兰溪流域226个村(社区)组团发展。

  华亭镇8个村级党组织联合成立“共富桂”片区党委,引入龙头企业开发桂圆干、龙眼蜜等深加工产品,带动片区村集体年增收约300万元;埭头镇在东林村、石城村、淇沪村打造安民铺共同富裕示范片区,形成石城环海公园、东林沙滩、淇沪风车滩等文旅矩阵;度尾镇“柚相邻”片区党委创新“四和三调二联”调解机制,实现片区协同发力,让矛盾纠纷得到妥善处理,化解率达96.2%……

  从“各自发展”到“协同共进”,从“资源分散”到“优势互补”,“片区联建”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增添了路径。

  产业为基

  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开花”

  秋日的涵江区庄边镇岐山村,闽台合作基地里的“紫玉淮山”藤蔓郁郁葱葱,这批紫色山药早已被福州精品超市预订。岐山村依托该基地打造共富工坊,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村民增收的生动实践。

  记者了解到,全市已建成共富工坊55个,带动105个村集体发展,吸纳4703人就业,其中低收入农户2635人,每人年可增收2.7万元,每个村集体年增收14.7万元。相关经验做法入选2025年福建省乡村机制综合示范创新类优秀案例。

  乡村产业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今年以来,莆田以“产业兴农、生态美农、富民强农”为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因地制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力促乡村振兴从“点上出彩”向“面上开花”。

  今年1月至9月中旬,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8万亩;新增1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美莆田 数字认养”平台入驻105家农业生产主体,实现了“农田到餐桌”的直连;“五个美丽”示范点完成3143个,完成率达93.4%。

  我市注重城乡要素流动,让城市资源“下沉”乡村,更让乡村价值“反哺”城市。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畅通土地流转,引入企业发展生态农业;依托“莆农优品”品牌,莆田荔枝、度尾文旦柚等特产走进城市商超;在农民丰收节现场,推出“城市居民认养农田”“乡村旅游线路推介”等活动,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红利。

  内外兼修

  城乡焕新“提颜值增气质”

  傍晚的绶溪片区,莆田中山中学绶溪校区放学铃声响起后,家长们在校门口有序接孩子回家。“以前孩子上学要绕好几公里路,现在家门口就有好学校!”市民林梁感慨道。今年9月,莆田中山中学绶溪校区正式开学,1250名新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一年来,我市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推动城乡教育、医疗等提质升级,让改革发展红利惠及更多百姓。

  我市强化乡村全面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28个老旧小区、5个“城中村”改造及41个棚改项目,提升居住品质,改善人居环境。

  生态美是城乡焕新的“底色”。我市融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深化实施木兰溪流域治理提升、城乡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提升三年行动,木兰溪流域国省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稳定在100%。莆阳绿道不断延伸,“水上巴士”连通城乡,激活绿心价值。湄洲岛被授牌认证为零碳岛屿标准试点,湄洲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项目入选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莆田正以“山海相拥、城乡相融”的生动实践,朝着“和美莆田、共同富裕”新愿景奋勇前进,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记者 郭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