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以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提升城市发展竞争力。图为作业繁忙的厦门港。(资料图)
金秋十月,满城繁花,处处生机盎然。厦门以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担当作为,迎揽八面来风,奏响勇立潮头、勇毅前行的奋进强音。
厦门人民不会忘记,一年前,2024年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
一年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今年9月8日向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致贺信精神,沿着40年前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领导编制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指引的方向,勇担特区使命,以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提升城市发展竞争力。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对厦门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要求,谋划实施580项重点改革任务,不断谋深谋细谋实探索试验、探路先行的思路举措。
鹭岛儿女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一步一个脚印将总书记的殷切期待化为美好现实。
深耕细作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伫立在厦门自贸片区极目远眺,巨轮穿梭、班列轰鸣、银鹰啸空……一幅“海丝”与“陆丝”交汇、资本与产业共舞的开放盛景澎湃铺展。
时光回到去年10月1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他参观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果展,听取当地扩大改革开放、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等情况介绍,同综合服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互动交流。他指出,福建和厦门要适应形势发展,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深耕细作,多出一些制度性、政策性成果,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再立新功。
如同一粒种子扎根沃土,汲取成长的力量;一座灯塔屹立海岸,照亮前行的航程——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与殷殷嘱托,为厦门自贸片区这片发展热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今年9月1日,全国首个《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范本》在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正式发布。这不仅是一纸合同,更是一套机制、一项标杆,标志着厦门在打通新能源出口“安全通道”上迈出关键一步,为中国制度型开放再添“厦门样本”。这是厦门自贸片区以制度创新赋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鲜活注脚。
持续推进锂电池运输系统集成创新,建成全国首个海上运输“单一窗口”;持续服务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实现海沧港综保区、象屿综保区发展绩效排名的新提升;获批离岸转手买卖业务免征合同印花税政策,推出船舶登临智慧检疫等创新模式……
自由贸易试验区,被称为“离世界最近的地方”。这里是世界看中国的窗口,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最前沿。一年来,厦门自贸片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梳理出78项工作任务并加快推进实施,对接国际高标准深耕细作,不断推出制度性、政策性的创新成果,以一个个生动实践书写着新时代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国庆中秋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厦门自贸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服务小分队就忙碌了起来,他们来到智创互联台青基地,为台胞台企送去新政解读,回应台胞台企在住所变更、出资期限等方面的疑问。“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务实举措,让每一位来厦创业的台胞,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深切的情感认同。”厦门自贸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婷说。
一年来,厦门自贸片区始终牢记嘱托,深度融入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扩大大嶝市场台湾商品销售品类,拓展“两岸通保”等金融便捷服务,落地大陆首票对台跨境电商“跨关区退货业务”等,持续探索两岸融合新路径。
在国家改革开放“版图”上,厦门是一块被赋予厚望的“试验田”。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金砖创新基地……一个个“国字号”平台在厦门落地生根,既是中央赋予的使命,也是厦门主动争取、敢为人先的结果。这座引领风气之先的英雄城市,一次次让荣耀的坐标标注在这片生机勃发的热土上。
探索试验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10月9日,两辆满载电子元器件、跨境电商包裹的货车,经厦门海关监管放行后,顺利以“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驶往香港。
“快速通关模式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而且避免了中途开拆搬运对化妆品等易碎品带来的损坏风险,特别适合我们跨境电商时效强、单价高的行业。”厦门陆港通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武龙对“跨境一锁”模式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去年7月,厦门海关启动“跨境一锁”业务模式,由香港、厦门两地海关对进出口货物实施监管,深圳海关实行途中自动核放,实现货物在内地与香港间公路口岸不换车、不换锁、自动快速验放,在实现运输车辆24小时往返的同时,可有效压缩约28%的物流成本和30%的运输通关时长。
高水平对外开放,必然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相对较高,进出口通关时间相对较短、成本相对较低,与服务贸易相关的人员往来、交通运输等相对自由便利。
厦门聚焦航空维修、跨境电商、医疗器械维修等新兴业态产业需求,推动“跨境一锁+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出台多业态集拼、朝发夕至早班车等创新举措,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更多企业“扬帆出海”。
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建立企业“窗外”事务协调服务机制、建立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今年以来,厦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上探索试验、探路先行。今年3月出台《厦门市聚焦经营主体关切着力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行动方案》(以下简称“厦门营商环境8.0方案”),积极回应企业关切,从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四个方面推出80项具体举措,为各类经营主体在厦门发展壮大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更坚实的保障、更广阔的空间。
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是厦门营商环境8.0方案的一个关键词。在这方面,厦门聚焦新能源产品出口、跨境电商新业态等领域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以更优的跨境贸易营商环境激发新兴产业发展新活力、增强外贸发展动力。数据显示,今年1月—8月,锂电池、船舶、电动汽车出口同比分别增长0.9%、19.9%和94.4%。
建通道、优环境、搭平台、畅循环,厦门坚持改革和开放“双轮驱动”,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的能级和水平,以更高水平开放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敢闯敢试 高质量推进综合改革试点
综合改革试点,作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最新实践,是改革步入“深水期”“攻坚期”的全新试验和探索。
一年来,厦门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传承弘扬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厦门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纵深推进综合改革试点,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各项综合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形成更多市民群众和经营主体可感可及的改革成果。
厦门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优化升级“人才生态12条”,不断深化“鹭引五洲”海外引才行动。
不久前,在厦门工作两年多的俄罗斯人亚历山大申请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他说:“厦门风景美,人也友善,希望能在这里安家落户。”
在这背后,是我市积极探索实施外籍人员技术技能评价认定机制、国际职业资格认可清单制度改革,有效打通外籍人才来厦便利化应用制度通道的缩影。与此同时,我市设立工作许可与居留许可联办窗口,推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社会保障功能集成实体卡,不断提升外籍人才在厦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性。
“我们营造开放包容的人才发展生态,不断提升外籍人才在厦执业便利化水平,目前全市国际化人才已超6万人。”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全国范围率先实施船舶“不停运办证”模式,在全国首创“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安全保障机制”,在全国首创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基础的环境准入集成改革……
截至目前,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清单改革任务在厦门高质量落地实施,形成62项全国首创改革成果,29项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广,探索形成了223项制度成果,为国家层面上改革提供可借鉴的重要经验。
从土地破冰到金融赋能,从产业集聚到营商环境优化,一个个试点示范、一组组喜人数据,让人感受到闯、创、干、拼的厦门速度与激情。
日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发布的《改革热度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自厦门开展综合改革试点以来,改革热度连续9个季度平均指数位居全国第一。
改革潮涌,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一个个“全国第一”,一批批具有厦门标志性、全国影响力的重大改革、特色改革、原创改革品牌接连落地并产生积极效应,厦门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竞争力正加快塑造。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26.16亿元,同比增长5.7%,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一幅兼具速度与质量、活力与韧性的发展画卷徐徐展开。
一年是节点,更是新的开始。
从上一个金秋到这一个金秋,厦门有付出,也有收获,有美好愿景装点的厦门,风景无限。
从这一个金秋到下一个金秋,厦门有信心,也有干劲,有坚定奋斗目标的厦门,未来可期。(记者 黄怀 吴晓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