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江潮涌,“9·8”金钥匙转动。千年银城同安,兼容并蓄,坚定地以包容开放之姿拥抱世界。
环东海域,海面上千帆竞发,滨海彩色浪漫线尽显新城活力激情;同安湾畔,美峰创谷、厦门科学城等园区聚能成势,科技和创新的双向奔赴让工业立区发展之路益加开阔。
新能源产业链风起云涌,产值以每年100亿级的规模跃升;基金管理规模突破400亿元,“金融活水”持续注入;时尚消费、低碳智能制造等产业园建设蹄疾步稳,未来产业承接高地触手可及。
今天,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贸易洽谈会在厦门开幕。这两天,同安区集中开竣工1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77.3亿元,项目覆盖产业、服务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
作为厦门“跨岛发展”的主区域、主战场、主引擎,近年来,同安加快打造“两城两区三线多节点”空间格局,构筑“4+4+1”现代产业体系,始终锚定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千年人文底蕴为依托,以绿水青山为生态底色,以一流营商环境向全球投资者敞开怀抱,共谋商机,共赢未来。
延链补链强链
激活发展新动能新引擎
9月5日上午,本届投洽会厦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随着维发股份、岱锐斯、凯笛及天之娇等4个重大项目在同安时尚消费产业园开工,两期总投资超10亿元,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2亿元。
作为同安区打造新消费产业集群、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举措,同安时尚消费产业园的建设,将进一步补强新消费产业链;而一系列时尚美妆项目落地,包括润培AI调香研发中心等4项研发总部项目签约,公益直播基地落户,进一步完善“研发—生产—营销”全生态链条,打造厦门“数字时尚美谷”,都将助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富美新同安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再次落子同安,源于对区域发展的坚定信心。已落户同安11年的厦门维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佳松说:“该园区的建设具有前瞻性,将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供应链端的优势。本次增值扩产总投资4亿元,拟建设箱包设计研发、智能制造生产和供应链管理基地,投产后将为企业带来更强大的供应链和更广阔的市场。”
另一开工项目岱锐斯智慧健康科创园也备受关注,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厦门岱锐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增资扩产项目总投资3亿元,将打造更前沿的研发与转化平台。
多年深耕发展,坚定“工业立区、工业强区”“生态富区、三产活区”战略的同安,已成功培育出商贸物流千亿级产业链,及新能源、机械装备、时尚消费品、新一代信息技术、食品与都市现代农业等5条百亿级以上产业链,正全力构建“县域重点产业链优势突出、多条产业链竞相发展”的“4+4+1”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动能持续迸发。对这些产业链条的延链、补链、强链,将持续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塑造强大竞争实力。
强基固本,补链延链。区招商办负责人介绍:“本次签约的润培研发中心等项目入驻数字时尚美谷,覆盖研发、生产全链条,将加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时尚美妆消费集群;而一批精密制造、新型材料、大健康项目落地,既夯实机械装备、新材料产业基础,又加速科研成果本地转化,强化区域产业领先优势。”
同安区的两条省级重点县域产业链中,新能源领域依托海辰储能、厦门时代、新能安等龙头企业链主优势,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食品产业方面有全省唯一轻工食品园,在华润喜力二期投产成为亚洲最大啤酒生产工厂后,带动了宝钢包装、景耀玻璃等配套企业入驻。
从传统食品、机械装备行业的蓬勃兴起,到新能源产业领域的加速推进,再到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的提级扩容。同安区以全链条赋能,从多领域突破,绘就了一幅产业高速发展、空间科学布局的壮阔图景,将有力地提升城市品质能级,增进民生福祉。
产业迭代升级
提振新质生产力发展
“去年巴黎奥运会和今年环法自行车大赛举办期间,众多外国运动员骑着我们同安产材料造的赛车,奔驰在赛道上,这是归属我们同安的骄傲。”厦门鸿基伟业复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梦君说。
“这根2.5克的碳纤维辐条,强度是钢材的5倍。”作为全球最大的碳纤车圈制造商,这家同安企业拥有全球首创的碳纤维辐条技术及“三代工艺三模技术”,攻克了传统碳纤维制品行业多工序加工造成性能损伤的世界性难题,使生产效率提升60%、能耗降低70%,成为同安新材料产业高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成型的标杆案例。
如今,其创新成果正被运用到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航空用品等领域,充分彰显了同安区在推动新材料产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
“新材料正是今年‘9·8’招商重‘点4+4+1’九大集群中4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同安区招商办负责人表示,“我们加快创新生态布局,年初出台鼓励科研创新的相关政策,可与市级政策叠加,还推出9条人才政策。同时联动市科技局参与第三届‘苏颂杯’创新大赛,大赛设未来健康、未来信息技术、未来新材料三个赛道,契合同安区未来产业布局,后续还会针对重点获奖项目一对一洽谈,助力其落地科学城孵化器。”
基础雄厚,向新而行。
同安区拥有新材料规上企业49家,上半年产值达61.4亿元,主要代表企业包括鸿基伟业、中科海锐、铜力新材料、金杨精密制造、固克节能等,很多是国际国内的行业领军者。如中科海锐是国际领先的低密度微球及其复合材料提供商;固克节能是深耕建筑涂料与节能环保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立足橡胶塑料、碳纤维等雄厚产业基础,我们持续聚焦光电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和高性能膜等前沿领域,积极推动科研机构与龙头企业协同创新,重点孵化一批以应用为导向、创新为驱动的高成长型新材料企业。同翔高新城与工业集中区还可以为它们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和完善的配套服务,携手开拓新材料应用的广阔蓝海。”区科技工信和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兴产业迭代升级,方兴未艾,同时同安也在提前布局未来产业,随着苏颂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建成运营,中关村联盟成果转化基地入驻企业破百家,区域创新动能持续增强。
资源要素集聚
焕发市场主体活力
让优质的营商环境可感可触,让心仪的投资者扎根深耕。同安区从招商引才、惠企政策、政务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配套服务,焕新改革发展动力,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企业保驾护航。
“干”字当头,“快”字增效,聚焦企业关切,破解愁难问题。近日,在区数据管理局“全馨办”团队努力下,小狮水库片区天之骄、凯笛等4个项目做到“四证同发”,实现了“交地即交证”。
“我们优化了办事流程,压缩项目从招引到落地的时间,大幅缩短企业落地建设时间,让企业投资能快速转化为生产,像葛兰瑞克项目落地时,实现了‘拿地即开工’。”区招商办表示。
注重以金融活水强链补链,创新“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模式,引导资金链下沉,精准覆盖更多企业。同安以厦门科学城基金湾区为核心,吸引超50只私募基金入驻,基金管理规模突破400亿元,其中1/3投向新能源产业,为产业升级持续注入“资本活水”。
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确保产业规划落地见效,同安区构建“1+X”招商政策体系,今年以来已发布超5项专项政策、兑现惠企资金7.6亿元,惠及企业1200家(次);出台推进科技创新发展19条举措和工业稳增长9条措施,聚焦提质增效。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既有对企业的“真金白银”扶持,也有对人才的“用心用情”承诺。今年以来,同安新增人才引育、阵地建设、国际化人才创新创业等9项激励举措,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用绣花功夫做好城市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同安深入落实“721”城市管理工作法,推行柔性执法,提升执法效能,优化民生服务,推动文明城市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今年1月,《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白皮书》出炉,同安区凭借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内的突出表现获评二类县域,被评价为工业基础较好、布局合理、产业规模较大、创新水平提高,在众多细分领域竞争力增强。在上半年的主要经济指标中,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0%,6项指标增幅位居全市前列,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
资源要素集聚,产业项目纷至沓来。上半年全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7家,有效发明专利增长26%(增幅全市第一)。
作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所在地、全市首个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验区,同安区以种子种苗为农业主导产业,引导海峡两岸种子种苗企业强强合作,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时代风云激荡,世界产业浪潮浩淼壮阔。作为厦门跨岛发展的主战场,同安区持续优化产业承载平台,提升高新产业园区能级,预留广阔发展空间,积极拥抱时代赋予的宝贵机遇。
对标对表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一个更开放、更包容、更有活力的同安正向世界发出邀约:深入福建,走进厦门,投资同安,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陈挺 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