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闽西大地悄然展开。“烽火闽西 铁血忠魂”闽西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档案文献文物特展在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正式启幕,来自全市各界的观众纷至沓来,驻足于一件件泛黄的档案、一幅幅斑驳的照片、一段段沉甸甸的文物前,仿佛听见了80年前那场浴血奋战的呐喊。
展览精选了档案文献、历史图片200余张,文物210余件,以八个部分层层递进,讲述闽西儿女如何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从八路军中闽西子弟兵奔赴华北战场的英勇身影,到新四军二支队北上江南的坚定步伐;从厦大内迁长汀仍坚持教学的灯火通明,到工业合作社在战火中艰难运转的实业救国;从飞虎队驻守汀州的空中传奇,到台湾义勇队与本地百姓并肩作战的感人瞬间......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段值得铭记的故事。
在展厅中央,一束柔和的灯光洒落在一组抗战时期的文物上——那是一架锈迹斑驳却依然完整的望远镜,玻璃镜片泛着微光,仿佛仍能窥见当年硝烟弥漫的战场;旁边静静陈列着一只八路军战士用过的旧公文包;最引人注目的是角落里一台缴获的德制照相机,机身刻有模糊的编号。观众们低声细语,有人驻足凝视,有人轻轻抚摸展柜玻璃,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肃穆而温暖的情绪——这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活着的记忆,是战火中不灭的信仰与温度。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展览,而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我们看到:真正的英雄,未必站在聚光灯下;真正的忠诚,往往藏于无声处。闽西儿女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家国情怀——哪怕身处绝境,也从未放弃希望;哪怕孤身奋战,也要挺起脊梁。
这场展览将持续至11月15日,免费对市民游客开放。欢迎每一个愿意倾听历史回响的人走进展馆,感受那份永不褪色的信仰与力量。(记者 丘圣华 章宸睿 通讯员 张平 文/图)
部分展出物品
图为1938年,新四军二支队召开北上抗日誓师大会留影。(展出资料图)
图为1945年,“飞虎队”战机停泊在长汀机场。(展出资料图)
图为抗日战争时期台湾义勇队医务组在闽西为民众诊疗治病。(展出资料图)
抗日战争时期张鼎丞用的望远镜
抗日战争时期陈忠献任八路军连长时使用的公文包
抗日战争时期陈海涵缴获的日本大佐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