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实,服务的温度体现在细节。近日,笔者跟随税务干部深入多家企业走访调研,不少企业对福建税务连续四年开展的“领导干部走流程”行动由衷点赞。

“享受的2200万元税费减免,都用在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上,老字号焕发新活力的底气更足了!”同溢堂药业(漳州)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郭枫在谈及福建税务以“走流程”破解企业难题取得的积极成效时表示。

近年来,福建税务部门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主动融入全省“进窗口 走流程”现场办事体验活动,将“走流程”作为察实情、解民忧、优服务的重要抓手,深入企业一线、办税前沿,在流程中发现堵点,在细节中寻找痛点,并以此为原点,撬动了一系列服务优化和制度创新。

福建省税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税务系统已有超390人下沉到81个县区“走流程”440多次,查找并解决税费疑难问题270多个。

优流程 “即买即退”增效快

“买完东西,刷一下信用卡,退税款马上就预付到账了!”在平潭的一家离境退税商店里,来自台湾的游客何奕兴完成一笔购物,他的手机上立刻收到一条退税信息提示,享受到了“即买即退”服务。

但几个月前,何奕兴首次享受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时,还没有这么便捷。

省市县三级税务部门联合“走流程”时发现,因本地退税代理机构未开通国际信用卡预授权业务,商家无法为境外旅客办理“即买即退”。“这意味着,境外旅客购物时,退税商店无法按规定冻结其信用卡内与预付退税款等额的资金。”平潭大永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专家陈小燕解释道,没有这道“安全锁”,退税代理机构和商店就不敢贸然垫付税款,商家急,游客也不能马上享受到优惠。

为攻克“技术墙”,福建税务部门多次与退税代理机构协调,共同研究解决国际信用卡预授权问题。如今,依托第三方技术服务商,境外旅客购物时,其国际信用卡内与退税款等额的资金会被暂时冻结(未实际扣除);在规定时间离境,经海关核验和离境退税服务点审核后,解除预授权;若未按规定离境,代理机构可扣回税款,既保障了税款安全,又让境外旅客能及时享受到“即买即退”服务。

堵点不仅于此。“泉州很多华侨习惯从厦门机场出入境。但按‘即买即退’服务规定,他们买了伴手礼或者土特产后,只能从晋江机场离境,才能享受优惠。”今年5月,永春新发购物中心的法定代表人李斌斌对前来“走流程”的税务干部表示,问题的根源在于“即买即退”服务还未能实现离境口岸互认,服务便利性大打折扣。

为进一步便利境外旅客消费,福建税务和厦门税务联合推动辖区内离境口岸互认事项,制定工作方案,组建含兴业银行、厦门银行和技术服务商的跨区域工作团队,细化流程操作要求,确保业务流程顺畅。7月20日,福建省试行“即买即退”离境口岸互认后,境外旅客在全省范围内任一离境退税商店享受“即买即退”服务,可选择从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厦门五通码头、平潭客运滚装码头等任一口岸离境。据悉,目前全省提供“即买即退”服务的商店已达59家。

建机制 事前评估活力足

“这款无糖型益安宁丸,采用了现代制剂技术和精准质量控制技术,是我们的研发重点之一。”同溢堂药业(漳州)有限公司的实验室内,技术人员指着一款药品样品介绍道。一旁的财务经理郭枫却忧心忡忡:“技术突破是实,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中新技术标准卡得细,光靠企业判断总怕有偏差。研发投入上千万元,是否符合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马虎不得。”

郭枫道出了不少科创企业的顾虑: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虽好,但企业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标准判断不准,往往望而却步。

“企业的顾虑就是我们改进的方向。”漳州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敢介绍,漳州税务部门联合科技部门启动“领导干部走流程”行动,深入生产车间、研发工作室,与企业财务、技术人员面对面梳理研发项目全流程。针对“事后稽核”带来的风险,两部门联合建立“研发项目事前评估机制”,组建专业团队对企业研发活动的创新性、合规性提前把关。

“评估通过后,我们申报的所有项目都符合要求,心里更踏实。”郭枫介绍,企业遇到研发辅助账归集难题,税务专家顾问会上门辅导,在帮助企业理解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会计准则处理与加计扣除的归集差异上下了很多功夫。

在联盛浆纸(漳州)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春征也曾面临相似的难题。在一次现场演示中,他指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表格说:“您看,我们公司同时有30个研发项目在进行,这两个项目的设备是共用的,研发人员也有交叉,费用归集时常是一团乱麻。”面对“研发项目多、费用归集乱”的困境,税务干部针对性指导研发设备投入与常规生产消耗的分类归集,让6650万元的税收减免精准落袋企业。

福建省税务局数据显示,2024年辖区内1.22万户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570.92亿元,同比增长5.46%,政策红利正加速从“纸上”落到“账上”,成为驱动创新的源头活水。

促规范 行业发展预期稳

“批发和零售的界限终于清晰了,再也不用为申报标准犯愁!”在福州特艺城,福州市彩福珠宝有限公司的财务人员陈品珊拿着一本崭新的《福建省金银首饰消费税管理规范》表示。

长期以来,金银首饰行业的消费税征管存在特殊性。在一次由福建税务部门组织的“税企面对面”座谈会上,福建省宝玉石协会的负责人王乃珠道出了行业的集体困惑——由于金银首饰产品属性特殊,生产、批发、零售环节交织,企业普遍面临着不规范开票、批发零售业务界限模糊等涉税风险。这一痛点成为福建税务“走流程”解决问题的重点之一。

针对企业“分不清政策”“怕违规”的顾虑,调研团队深入市场,倾听企业对政策的困惑、了解行业经营的现状。起初,税务部门梳理政策条文,整合内部指引,形成了一本《金银首饰消费税政策汇编》。但企业很快反馈,“汇编”专业性太强,在具体的经营场景中还是“看不懂、不会用”。

为了让政策真正“接地气”,福建税务部门再次联合行业协会“走流程”,深入福州多家金银首饰企业,从一张张发票、一笔笔交易入手,再次倾听诉求。

2025年5月1日,一份全新的《金银首饰消费税管理规范》在福建省税务局辖区内正式发布。这份《规范》最大的亮点在于,它不再是政策条文堆砌,而是按照产业链进行分类管理,详细覆盖了生产、批发、零售、以旧换新、来料加工等业务场景,针对不同场景的主体明确“什么该做、怎么做、违规的后果是什么”,让企业有章可循。如今在彩福珠宝的财务系统里,批发和零售申报模块被清晰区分。

“规范出台后,会员企业发票开具、申报流程更清晰,合规经营的底气更足了。”王乃珠表示,行业涉税风险明显降低,公平透明的税收环境正助力福建金银首饰业进一步巩固市场优势。

福建税务部门以“领导干部走流程”为抓手,发现和解决了一个个具体的业务难题,与纳税人缴费人进一步密切了沟通联系、形成了发展共识。

福建税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省税务系统将持续深化“走流程”行动,始终把纳税人缴费人的急难愁盼作为服务改进的第一信号,以更优的流程、更实的举措、更好的服务,为福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税动能”。(章雨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