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国家TBT/SPS通报咨询中心(漳州)罐头食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以下简称“罐头技贸评议基地”)在漳州落地运行。这是全国首个聚焦罐头食品领域的国家级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标志着我国罐头食品产业应对国际技术壁垒、提升国际竞争力迈入系统化、专业化新阶段。
作为全国罐头食品产业的重要聚集地,漳州拥有从原料种植、加工到出口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条,有“中国罐头之都”的美誉。今年1—7月,漳州罐头食品出口值达7.9亿元,同比增长9.7%,产品远销东盟、欧盟、加拿大等128个国家和地区,竹笋、荔枝、花生米和龙眼等4类罐头出口值更是荣居全国榜首,漳州罐头成为中国国际贸易的一张闪亮名片。
然而,近年来,以技术法规、协议、标准和认证体系等形式出现的非关税壁垒,越来越多地影响到罐头产品的正常国际贸易,成为我国罐头企业出海的一道“隐形门槛”。
“随着全球食品安全标准的持续升级和技术性贸易壁垒(TBT/SPS)的不断加码,主要输入国(地区)对食品接触材料环保性能、杀菌工艺合规性等要求日益严苛,我们国家罐头食品出口企业正面临着技贸信息不对称、技术转化能力不足、应对成本较高等现实挑战。”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罐藏食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漳州食品科技应用研究院院长林焜辉说。
“过去,我们企业应对国外通报往往是‘单打独斗’,相互间信息相对闭塞,资源也较为分散,容易错失市场良机。”同发食品集团副总裁唐瑾表示,罐头企业想要在世界舞台上进一步立稳脚跟、做大做强,亟须一个高级别平台,提供专业化、成系统、即时性强的技贸应对指导。
在漳州众多罐头出口企业的共同呼吁下,罐头技贸评议基地应运而生。
据悉,罐头技贸评议基地由海关总署标法中心、厦门海关联合漳州市政府、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漳州食品科技应用研究院、漳州罐头商会、重点罐头企业共建,汇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构建“关地产学研”一体化协同机制,定位“立足漳州、服务全国、辐射全球”,聚焦罐头食品出口领域,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技贸措施应对服务。
漳州海关产品监管二科科长颜文卿说,罐头技贸评议基地将为企业提供“一对一”风险预警与应对方案,助力罐头产业逐步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破局再到规则引领的跨越,让“漳州味”乃至“中国味”罐头畅销全球市场。(记者 萧镇平 通讯员 郑艺平 许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