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东岱葡萄熟了、马尾琅岐西瓜上市、仓山帝封江茉莉花开采……盛夏时节,各色农产品陆续上市。望着丰收的果实,农民的脸上满是欢喜,但这份欢喜能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关键在于农产品能否卖得好。

从丰收到增收,销售是关键。近年来,我市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供给量大幅提升。然而,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农产品在销售环节卖出好价钱,是决定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必须重视农产品销售,将其视为农业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农业产业链条很长,从良种选育、农技应用、农资供给到作物成熟后的采摘、存储、加工、上市,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大部分农产品有集中上市、易腐烂等特点,这就要求在采收人员召集、冷藏基地建设、加工设备布局、物流渠道搭建上提前布局,确保农产品以最佳状态送到消费者手上。

农产品营销并非易事,需要借助高效的产销对接渠道。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平台,让农产品走出来,把采购商引进来。通过推介、展销等活动,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拓宽销售渠道。

互联网时代为农产品营销带来新机遇。“闽侯橄榄伯”“永泰李干妹”等本土电商主播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直播带货、社交媒体营销等模式,为农产品“破圈”提供了更多可能。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新渠道,把农产品的故事讲好,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同时,也要加强品牌建设,确保流量能够转化为购买力。

健全利益分配机制,才能让农民获得营销成果。农产品卖出了好价钱,并不代表这笔收入最终会落入种植户的口袋。因此,必须进一步健全利益分配机制,鼓励农户通过加入合作社等方式提升产品议价能力。同时,各界也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通过政策扶持、团购助农等,为农产品销售多提供一份保障。(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