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漳州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过居民增收、消费能力、服务消费、大宗消费、消费环境、限制措施、支持政策等8部分、33条举措,优化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和消费全链条循环机制,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乐消费,力争2025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的总体目标。

能消费: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

有稳定收入才“能消费”。《方案》将增加居民收入作为首要任务,提出力争全市累计建设零工市场(驿站)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不少于60个,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920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500人,省内外脱贫劳动力规模保持在3.26万人。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3万人次,培养高级工7000人次。

在创业就业、人才引进方面,对初创3年内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吸纳就业,按招用人数给予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对符合条件的人员,按规定享受一次性创业补贴;加大清欠力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深化实施“万才聚漳”行动计划。同时,落实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强化产业联农带农,提高农民收入。

敢消费:促消费与惠民生相结合

为减轻居民后顾之忧,《方案》聚焦“民生六位”打出“组合拳”,给足消费底气。聚焦教育学位、幼儿托位,新增公办优质学位超6000个,新建、改扩建校园足球场地17个;支持改造公办幼儿园,增加托位100个;开展第二批备案托育机构运营补助工作,计划补助40家。聚焦医养床位、便利餐位,建成城市餐厅和幸福食堂200个,推进住院病房“免陪照护”,对新增开展的免陪照护医院和病区进行奖补。

针对老年群体,开展2025年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补贴。提升改造农村幸福院200个、为20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建成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11个、培训养老护理员1200人次。对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给予补贴。

针对新就业劳动者,提出要制定权益保障的政策措施,鼓励县级以上工会为其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职业伤害保障产品。

有地花:持续提升消费品质,扩大消费规模

当“钱袋子”鼓起来,居民的消费潜能和消费意愿可以在哪些领域得以释放?

面向服务消费场景,《方案》亮出真招实招:发放百万餐饮消费券,举办“八闽美食嘉年华”等系列推广活动超8场;举办国际性赛事1场,乡村气排球等有影响力的赛事10场;编制特色旅游线路5条;培育数字文旅应用场景(智慧景区)2个;全年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1000场以上;鼓励旅行社接待境外游客入漳旅游并给予奖补。

面向大宗消费,《方案》明确推进以旧换新,改善住房消费,实施装修补贴,发展汽车消费。鼓励各地试点实施“房票安置”,推广家庭住房“以旧换新”等措施,力争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9400户、累计建成充电桩9000个。从公积金贷款额度、预售资金监管额度等方面采取措施,鼓励新建商品房开发项目消费使用绿色建材产品。

聚焦改善消费条件,《方案》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支持各地举办“一县一桌菜”、地方菜系融合发展新闽菜等宣传推广活动,组织本地特色美食、家政、美容美发等生活服务业集中展销和体验,并按规定给予补助。力争向消费相关领域企业投放贷款8亿元。利用中山公园绿地地下空间等资源,谋划建成一批公共停车场(楼)。支持漳州古城等核心商圈、景区消费升级。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400个。

在形成政策合力的同时,积极实施消费品质提升行动。《方案》明确,支持开设商业品牌首店,支持在漳举办首发、首秀活动,对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或补助。鼓励发展直播经济、低空经济等新型消费。支持重点进出口企业开拓市场,将培育新增外贸主体超120家。

放心花:打通消费堵点难点

为打通消费领域难点堵点,《方案》从保障休息休假、提升消费环境、减少消费限制、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除了鼓励错峰休假、分段休假、弹性作息,还提出要推动4A级以上景区、热门商圈、美食街商户以及地理标志产品经营主体开展放心消费承诺。引导经营者建立健全线下无理由退款承诺、先行赔付、消费纠纷在线解决(ODR)等机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营造旅游放心消费的诚信环境。

《方案》还鼓励有条件的景区、博物馆等场所逐步延长开放时间。优化相关证照办理流程手续,对大众消费场所实行“无事不扰”,推行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全程网办”。(记者 林依妮 通讯员 李海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