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山盟海誓”厦门-南平入境旅游联程合作国际达人踩线活动开启南平站行程,来自俄罗斯、英国、加拿大、突尼斯等10个国家的15位国际旅游达人深入南平,深度体验闽北山水茶与朱子文化。

在大武夷入境游文化体验交流活动期间,来自韩国的旅行商代表、知名旅行达人及携程平台黑钻会员等嘉宾齐聚武夷山,开展采风与文化体验活动,推介大武夷旅游资源,拓展入境游市场。

暑期启幕,来自长乐二中的600多名师生来到南平,开展为期5天的研学之旅,他们走进考亭书院、武夷山国家公园、闽越王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在闽北的山水间,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感受历史文化的厚重。

……

又是一年盛夏时节,旅游市场再度火热。连日来,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南平,开启大武夷自然与人文之旅。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福建会客厅”核心目标,借势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扎实推进强产业、树品牌、激活力、扬文化、惠民生各项工作,文旅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新提升。

抢抓机遇 “流量”变“增量”

今年,央视大型美食文旅季播节目《三餐四季》福建篇走进福州、南平,随着节目的播出,建瓯豆浆粉、顺昌灌蛋、武夷山岚谷熏鹅等闽北特色美食“名气”大涨,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令当地客流大幅增长。

今年上半年,我市文旅活动丰富多样,一系列文旅活动的举办不仅增加了南平的“曝光度”,也为我市带来了一波“流量”。“五一”假期期间,借力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和“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等大型活动举办后的流量激增,我市推出百余项文旅活动和优惠措施,并将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开幕式《月映武夷》演出转化为驻场演出,“五一”期间共演出8场,累计接待游客1.07万人,实现营业收入118万元。

“枕星而眠·与乐同梦”星空音乐节、“寻花+观花+拍花”雾里寻芳、“国潮梦华”、“建州古城美食游”……各类大型活动带来的一波波流量被精心策划的一场场文旅活动转化为增量。“五一”假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357.72万人次,同比增长21.05%;游客旅游总花费20.97亿元,同比增长25.8%。武夷山主景区5月2日游客接待量达7.74万人次,破单日接待量最高纪录。

强化营销 开拓新市场

酒香也怕巷子深,精心准备的文旅活动和产品也需要“吆喝”。今年以来,我市文旅部门聚焦节假日等旅游高峰时段,强化宣传营销,全面打响文旅品牌。

——聚力假期游,举办南平市“茶香迎宾客·福聚大武夷”新春迎福活动专题新闻发布会、“武夷之春”迎宾客促消费2025年春节文旅产品新闻发布会等宣传活动,发布主题文旅产品,烘热假日市场。春节、“五一”等假期期间,通过各级媒体及平台发布图文、视频超200篇(条)次,全网可统计的曝光量超3000万次;“抖音”上的“大武夷跨年心愿墙”,吸引2000余人加入大武夷文旅粉丝群;微博上发起的“南平青春新体验”中外大学生体验官活动,吸引全国28所高校学生参与,分享旅程近百篇;新华社、《福建新闻联播》栏目、“小红书”等各类媒体平台刊播南平“五一”文旅相关报道合计曝光量超5000万次,《月映武夷》在“五一”首次上演,获得《新闻联播》《中国新闻》等多个栏目关注。

——强化宣传引流,开展第四届“网络名人看武夷”主题活动,邀约网络名人围绕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崇阳溪漫游道和茶香径等开展采风创作,传播量超3亿人次;组织近百名“星辰计划达人”创作短视频800余条,累计播放量超2500万次;茶文旅宣传片《人走茶不凉》在第二十五届IAI传鉴国际广告奖中获评短视频类银奖及国际旅游奖·旅游品牌营销铜奖。

——积极向外推介,拓展文旅市场,开展“心归山水 静品武夷”南平-厦门“山盟海誓”文旅联动推广活动;发布国家公园探秘之旅、采茶制茶体验之旅、朱子文化研学之旅等三大主题研学线路产品;“传奇武夷”、“武夷茗宿”等新业态新产品亮相厦门、武汉、成都等地,激活当地客源市场;加大入境游市场宣传引流,在日本举办中日建盏文化交流活动、中日友好茶文化交流会暨南平市非遗文化展、“武夷山水”品牌万福寺推广活动等系列活动;举办“无与伦比的武夷山——山水·人文·茶韵”2025年武夷山文旅茶(韩国))推介会、“山盟海誓”厦门-南平入境旅游联程合作国际达人踩线活动、大武夷入境旅游推广活动等各类推介活动10余场;签署《“万名韩国人游学大武夷”合作框架协议》等,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交流合作。

夯实基础 培育新支点

今年,我市聚力攻坚文旅项目建设,实施水秀剧场改造等23个具有代表性、引领性的文旅项目,总投资112亿元;建阳区马伏村文旅乡村振兴建设项目、武夷山市岚境溪谷文旅综合体项目(二期)、建瓯市伍石古村落保护修缮及活化利用项目等31个项目入选全省文旅重点推进项目库,总投资98.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额19.69亿元,截至5月已完成投资9.6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49.11%。

在基础配套设施提升方面,重点对武夷山主景区所有标识牌及景点介绍词等进行日、韩语翻译,已设置多语种指示牌464块、景点介绍二维码30个;对天游站点旅游厕所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在游客中心增设便民服务设施,青龙游憩区入口处提升改造漫步道2.3公里、提升改造7处生态驿站;全市4A级及以上景区安装外卡POS机、外币兑换点等,提升入境游支付便利化程度;推出龙昌桥(非遗廊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及十县(市、区)“非遗文化·名优特产”展示馆;上线大武夷数字文旅综合服务平台、“一码游南平”小程序,联通县域深化智慧文旅。

“除了项目建设外,在招商引资、政策支撑等方面,我们也下足了功夫。”南平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聚焦环带重点片区、文旅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等领域,滚动策划文旅招商项目,筛选25个总投资190亿元的文旅项目,汇编成《2025南平文旅招商项目册》,并通过省、市各类平台和多种形式开展招商引资。在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期间,我市签约项目27个、总投资84.75亿元。

为支持文旅市场发展,激发消费潜力,我市发布《2025年南平市航空市场旅游营销奖补政策措施》,今年以来,武夷山机场累计进港旅客超2万人次;推出《月映武夷》《传奇武夷》《建州胜筵餐秀》等新产品优惠套餐;印发《南平市民宿旧房装修补贴方案》,安排1000万元用于民宿提档升级;联合省农信社南平办事处出台《关于联合开展金融支持文旅经济发展三年专项行动的通知》,推动南平农信系统设立20亿元文旅专项信贷资金,支持文旅产业链上各类市场经营主体,提振文旅消费市场。此外,积极培育文旅品牌,建阳区成功获得2024年度县域文旅经济正向激励。

暑期已至,假期研学热潮涌动。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迎接今年的暑期旅游高峰,他们对已有的研学产品做了优化提升,并新增研学线路,其中依托汉城遗址推出博物馆、汉城遗址、城村古村落、模拟考古、陶器制作等主题线路5条,编印中、小学版研学手册共2万册。接下来,全市文旅部门将持续做好暑期旅游高峰期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并结合全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全国研学实践大会暨福建省研学实践产业展示会等活动,持续做热暑期研学游市场。 (记者 严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