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遇到法律难题,总发愁不知道怎么办,现如今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问问检察官。”近日,龙岩高新区(经开区)一企业负责人高兴地说。原来,不久前,该企业负责人因遭受合同诈骗而一筹莫展,企业运转也趋于停滞,市检察机关了解情况后主动介入,不仅帮助企业挽回全部经济损失,而且还帮助企业梳理了经营风险点,完善了管理模式,使企业恢复到忙碌而有序的生产经营中。
近年来,我市政法系统聚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多点发力,积极当好惠企助企“贴心人”,构建便企利企“快车道”,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力。
我市充分发挥政法领导干部专业优势,凝聚政法力量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服务。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与市法院、检察院“两长”挂钩十大重点工程项目及各县(市、区)重点项目,常态化开展“一月一主题”调研活动,主动深入项目一线,解决企业法律、治安等难题。同时,推进政法力量下沉一线,市县两级成立61个指导组,2368人次政法干部下沉,实现全市133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并通过建立多项会商、管理及督办通报机制,确保工作高效开展。此外,创新开展法学专家咨询制度,组建7个涵盖多领域的法学专家咨询组,135名专家为企业提供专业咨询,成功指导化解43件涉企重点矛盾纠纷。
为提升法治服务质量,加强企业权益维护,近年来,我市政法系统以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为落脚点,还积极加强调研,创新各种工作举措,先后出台了《关于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的20条措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6条措施》等文件,用好执法监督手段,严格规范涉民营企业执法司法行为,健全涉民营企业冤错案件有效防范和常态化纠正机制。近日,省发改委推广2025年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供的《龙岩市探索汽车销售(行业)“点线面”源头治理 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统计,2024年以来我市共审结涉民企案件4732件,化解大量纠纷,助力69家企业走出困境,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记者 陈斯斌 通讯员 陈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