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74岁的邱大爷突发心梗,长汀县总医院新桥分院医生与福建汀州医院胸痛中心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开辟转诊“绿色通道”。这场县医院与基层分院的急性心梗救治接力赛使患者成功脱离危险。

这幕生死竞速的背后,是革命老区龙岩以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引擎,推动医疗服务能力跃升的生动体现。

2024年9月,龙岩获批中央财政支持的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示范项目总投入11.23亿元,其中中央、省级财政投入7.5亿元。龙岩市卫健委围绕诊疗能力、就医体验、人才瓶颈等核心事项,有力促进全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让群众看好病,加快提高医疗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投入3.49亿元,围绕“强专科、提技术、优服务”目标,实施“头雁”“孵化”“急救”“岐黄”“暖心”“红医”等六大工程。建成2个国家级、18个省级、6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实现国家级重点专科“零的突破”。7个县域急诊急救中心全面建成。30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对标二级医院建设,山区群众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就在一个月前,福建汀州医院成功实施首例血浆置换术。“这是我院重症医学科迎来的一项重大突破。说明我们县级医院在疑难危重病救治领域迈上新台阶,为县域内重症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与信心!”福建汀州医院副院长陈文峰说。

让群众看好病,着力打造医疗高层次人才新高地。据悉,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以来,龙岩通过实施“百名华佗入岩”“岩籍名医雁归”和“十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加大高层次医学人才、优秀毕业生引进力度和本土医务人员外派培养力度。全市柔性引进专家团队82个,建立名医工作室51个,填补医疗技术空白45项。外派培养医务骨干1116人次,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让群众看好病,想方设法减少患者负担增强就医体验感。深化“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优化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同时,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推出“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无陪护病房”“夜间门诊”等改善就医群众可感可及十件事。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累计调阅互认检查检验报告1878.38万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8%,节约患者检查检验费用510多万元。中心城区所有三级医院均已实现“床旁结算”服务,龙岩市去年出院患者满意度全省第二,医务人员满意度全省第一。2024年,在省对市卫生健康工作绩效考核中,龙岩14项指标全部进入前三。基层诊疗量占比、医务人员满意度、千人口托位数、千人均床位数、县域内住院量占比等5项位列全省第一。全市基层诊疗量占比达61.92%,县域内住院量占比69.52%。(记者 兰建芹 通讯员 张连花 刘含曦)